海试勇士讲述深海景象 7000米海底捉鱼虾(图)

2012-07-17 06:4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每次下潜,看到的都不同

    7000米深的海底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海试员们告诉记者,根据下潜的位置不同,他们所看到的场景也截然不同,甚至有时是完全相反的。

    “我们的作业区域位于马里亚纳海沟的东南侧,海试区域锁定在5公里乘5公里的范围内。但就在这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看到了多种海底地貌。”海试现场副总指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崔维成说,“这说明这片海域地形多样,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7000米深的海底,生物种类也具有多样性。”

    “这里的海底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岩石,特别像是刚刚发生了地震一样。”参加了此次7000米级海试中的第六次下潜的崔维成这样向记者描述深海的所见所闻。“仔细观察海底还有一些裂缝,几乎没有看到生物的活动。”

    担任第二次下潜任务的主驾驶唐嘉陵则告诉记者,6965米深的海底更像一片荒寂的沙漠。“海底的软泥就像是奶酪,几乎没有看到生物,显得十分荒凉。”唐嘉陵说。

    马里亚纳海沟果真是这样的吗?对此,参加了第三次和第五次下潜任务的付文韬告诉记者,他不仅在海底看到了自由游动的鱼虾,还用机械手捕获了一只深海透明海参。“特别是第五次下潜时,我们把包裹着诱饵的塑料袋打开后,几分钟内,这些小动物就纷纷游过来了。为了获得珍贵的影视资料,我们将摄像头对准诱饵,在海底足足拍了40分钟。”付文韬说。

指甲盖面积上承重700公斤

    蛟龙号是如何下潜的?试航员刘开周向记者介绍,向阳红09号到达预定海域后会将蛟龙号放到海里入水,随后蛙人将缆绳解开,蛟龙号与母船分离,此时 ,蛟龙号便完全自主、独立运行。

    “下潜的时候为了增加重量,蛟龙号一般会载着几个铁块,我们称为压载铁。”刘开周说,在下潜前,工作人员都要测海底作业区的海水密度,确定“蛟龙号”需要搭载多少重量的压载铁,比如此次执行7000米级海试,蛟龙号一般是承载4块压载铁,下潜的时候速度大约在30米/分至 40米/分,当到达预计深度后,就会将2块压载铁抛弃,在执行完任务返回途中,会将另外两块抛弃。

    “蛟龙号”坐底后,潜航员进行标志物布防、沉积物采样和海底微型地貌勘测等。在完成所有作业后,潜航员操作再次抛掉压载铁,开始上升。

    海底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呢?中船重工702所工作人员胡震向记者介绍说,“当潜水器到达海底,比如7000米深,单纯考虑压力而忽略浮力的话,1平方厘米,也就是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就要承受700公斤左右的压力。”

    为了形象地感受海底的压力有多大,在6月份“蛟龙号”离开青岛前,海试人员曾带走一个直径约15厘米的塑料泡沫球,并在该球上写上字体。在海试期间,潜航员将该球带着“蛟龙号”一起下潜至海底,等带出来一看,泡沫球缩成了纸团大小。

    在海底下冷吗?记者采访了解到,潜水器生命舱内基本是恒温、恒压的,而且有氧气供给,他们在下潜过程中也不会经历失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