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对公众开放 12岁男孩抢潜航员"饭碗"

2012-07-18 07:3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释疑

    万一潜航器不能正

    常上浮,咋办?

    五大可抛部件

    保证上浮顺利

    一旦“蛟龙”号潜航器不能正常上浮,潜航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据介绍,在潜航器下潜时,将配备两组压载铁,两组压载铁保证了潜水器的下潜。当潜水器抵达所需深度时,将首先抛弃第一组压载铁,使潜水器重量和浮力基本均衡,这样潜水器就可以悬浮在水中,并开展深海作业了。一旦完成作业任务,潜航员会抛弃另外一组压载铁,潜水器就能顺利上浮。

    “压载铁是通过电磁力的作用附着在‘蛟龙’号上的,只要切断电源,就可以实现抛载。”唐嘉陵告诉记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压载铁抛弃后仍不能上浮,这时潜航员就可以把重约2吨的银锌蓄电池箱抛弃。此外,用于调节潜水器纵倾的水银也可抛弃,这样会使潜水器获得更多的浮力。

    “万一机械手被海底物体缠住了,我们还可以自行切断机械手。同样,如果潜水器前面的采集篮被缠住,我们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唐嘉陵说。此外,为了保障安全,潜水器还装有应急浮标及9000米长的细缆。一旦在海底发生意外,母船上的工作人员可以在海面上找到应急浮标,并通过细缆“顺藤摸瓜”找到“蛟龙”号。

在7000多米深的海底,怎么和母船联系?

400米水下建起“信号发射塔”

    在7000多米深的海底,怎么才能实现和母船的通信呢?记者了解到,“蛟龙”号有一种独特的水声通信系统,以保证“蛟龙”号和母船的联系。“当‘蛟龙’入海后,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布放声学吊阵。”试航员杨波打开一个木制的长方体箱子,里面躺着4个圆柱形的“玻璃器皿”,他告诉记者,这就是换能器。“这4个换能器和电子吊舱,组成了声学通信吊阵。”杨波指着旁边的液压缆车告诉记者,将缆绳和声学通信吊阵连接好后,通过船尾部的A型架,将声学通信吊阵缓缓地布放到400米深的海底。“其实这个声学通信吊阵就相当于一个手机信号基站或者信号发射塔,这是建立‘蛟龙’号和母船联系的重要途径。”

    据介绍,潜航员的通话、图片的传输都是通过这套设备完成的,但遗憾的是,水声的特性决定了声学通讯机传输信息的速率慢、容量低,目前这套设备还达不到实时传播视频的能力。“不过,现在相关专家正在进行研究,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克服这种缺点。”唐嘉陵说。

    文/记者 李保光 图/本报记者 何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