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上中国代工企业转型路:自主品牌意识觉醒

2012-08-07 17:5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奥运会后,他们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交通信号产品及系统在全国多个地方都得到了成功应用,包括北京、青岛 、贵阳、福州、厦门、苏州、太原、长春、烟台、潍坊、威海等城市。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像智能交通这种领域,更为看重的是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因为所谓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要配合城市的硬件建设一起实施,所以一家曾参与北京奥运会智能交通设施建设的企业会更容易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奥运会是一块很大的招牌,再加上自己本身的实力,很容易获得政府的订单。”

  据胡经理介绍,他们所做的智能交通信号产品及系统的确需要当地政府的配合,这也是他们没有参与伦敦奥运会的原因,“公司的定位主要还是在国内市场。”

  另外一家借助奥运会腾飞的,是青岛康旭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的太阳墙技术从2005年奥运村建设伊始就在为北京奥运会做准备,奥运村工地实验室安装了太阳墙装置,这种装置安装在建筑的南立面外墙,冬季采集太阳能加热室外新鲜空气为室内送暖,夏季挡住照耀墙体的太阳光,阻隔墙体接受辐射 ,夏季的夜晚还可以进行制冷。这项技术提供了太阳能采暖和制冷利用的新手段,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吨,在一般建筑上使用可在四年半左右回收整体系统的成本。

  北京奥运村太阳墙工程的竣工引起广泛关注,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玛格丽特·麦卡基-约翰斯顿等曾亲临奥运村现场参观访问,使得该公司的太强墙技术进一步提高知名度。

  奥运会后,康旭公司的“太阳墙”技术系列产品遍布我国东北、陕西、浙江等地,北美、南亚、北非等地区的客户都来咨询洽购。

  青岛涉奥企业的上市梦

  奥运会在带给这些中小企业丰厚回报的同时,也使得一些企业开始反思打造自主品牌的重要性。

  据了解,与北京奥运会上的28家企业参与的涉奥项目相比,青岛通华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青岛企业中唯一一家伦敦奥运会的间接供应商。

  就是这唯一一家伦敦奥运会的间接供应商,都不太愿意在宣传时跟奥运会扯上关系。“因为我们只是间接供应商,就是一家代工企业 ,没有自己的品牌,说出去反而会让人觉得我们只是低廉的代名词。”王东胜告诉记者。

  2008年3月,刚刚从一家外贸公司转型而来的青岛通华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接到一个特殊的订单,为北京工人体育场提供媒体宣传装备,比如灯箱、LED等。这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不到5个月的时间,但最终王东胜带领这个新成立的企业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正是由于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使得王东胜迈向更大的舞台,成为伦敦奥运会的间接供应商。

  作为一家成立不到5年的企业,能够不断地活跃在奥运会舞台上,对于王东胜来说已经是一种肯定。王东胜透露,作为奥运会的间接供应商其实利润还是比较丰厚的,但他不愿意继续走这样的道路。

  “如果一直给其他企业做代工,我们可能会有很多的订单。但对于企业长久的发展来说,肯定是不利的,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品牌。哪怕是我们做得再好,出现在伦敦街头的雨棚、垃圾桶上的也不会是我们企业的标识,对于企业品牌的宣传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使得我们开始重新考虑企业的定位,那就是我们一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王东胜告诉记者,为此他们还在去年10月份将公司的名字改成青岛城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意图打造自主品牌。

  实际上,早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王东胜就在考虑企业的转型问题,并积极谋划上市。

  2010年6月18日,通华科技与西部证券有限公司签约,正式启动“新三板”股改挂牌程序。“新三板”试点作为国家支持高新区发展的一项特殊优惠措施,2006年首先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进行试点,已取得较大成效。通华科技目前已进入到股份制改造、券商尽职调查及内核等上市辅导程序,为“新三板”挂牌备案。

  “我们是青岛第一批推荐的‘新三板’待上市企业,只要相关部门批准‘新三板’,我们就将成为第一批上市的‘新三板’企业。”王东胜最近一方面忙着公司的业务,一方面也在积极与各大投行接触,准备公司的上市事宜。

  “现在很多企业都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做到,关键还需要看技术。我对我们的创意设计、生产技术都有信心。”王东胜表示。记者 李杨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