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子弹到核电站 传奇青岛人与"核"共舞(图)

2012-11-07 07:0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城阳农村考出南开学子

    今年已经73岁的于祺光,在接受采访前,刚刚住过一段时间的医院,但老人精神矍铄,面对记者侃侃而谈,谈话首先是从考上南开大学开始的。

    于祺光老家在城阳区流亭街道于家社区,出生于当时村里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朴素的农民,他从小就经常下地帮父母干农活。不过,没有受过教育的父亲,对自己儿子的教育格外重视,全家勒紧裤腰带供于祺光上学,把家中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其实这都要托我从未蒙面的曾祖父的福,曾祖父上过私塾,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在当时农村是很罕见的,父亲理念也是从曾祖父那里传承下来的。1956年,我一个堂哥考上了哈工大,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加上我,村里连续考出6个大学生,都是曾祖父那一脉的。”在1957年高考中,于祺光如愿考上了心仪的南开大学,人生命运就此发生改变,那年他18岁。

25岁参加国家核弹工程

    “当时南开化学系里面有120多个学生,真正从农村考出来的只有四五个,我当时穷得都买不起蚊帐。”于祺光介绍,恰在那段时间,为了进行“两弹一星”科学研究,国家有关部门指定清华、北大、南开、哈工大等著名高校成立相关新专业,于祺光就被意外调入放射化学专业。

    于祺光坦言,上大学要去学核知识,他之前一点儿思想准备没有,但脑子里的念头是“这是国家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内心感到非常光荣。于祺光学习非常刻苦,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并在大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本科毕业以后,于祺光被分配进入某研究所。1964年3月底的一天,于祺光突然被主管领导要求当天白天必须移交所有手头工作,这让他心里咯噔一下,不知出了什么问题。次日上午,于祺光所在研究室组织了一个小范围的5人会议,会上正式宣布国家要进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于祺光等4人被派往参加。“这个任务被要求绝对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我们当时所承担的任务是其中一项研究,作为试验的样品、试剂名称也不能让同一实验室的同志看出来,要求大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这样,于祺光等人踏上了前往新疆大漠戈壁的路程,当时他25岁。

八个月没吃肉只洗两次澡

    下了火车后,于祺光等人又坐了5天5夜的长途汽车,才抵达目的地。于祺光说,当时的路况非常差,不过跟当地的艰辛生活比起来,只是“小菜一碟”。

    当地水源紧张,喝的水都是苦咸水,用苦咸水做出来的饭菜也是咸的。“馒头要进行发酵,可用那种水根本发不好,做出来的馒头很硬,上面还是厚厚的盐碱,我们都笑称吃的是‘咖喱铅球’。吃的菜几乎顿顿都是南瓜,我在那8个多月都没有吃过一次肉。”于祺光说,半个月左右会发一次哈密瓜,但吃完哈密瓜以后瓜皮不能扔,要交还给食堂处理后再做成菜。

    于祺光和30多人挤住在一个帐篷里面 ,蚊虫叮咬不说,他好几次晚上都被冻醒,醒来一看帐篷已被大风刮跑了。

    由于水源紧张,于祺光在八个月里只洗了两次澡,而且都是为了核试验。“当时搭了一个专用的淋浴帐篷,因为从核试验污染区出来的人必须进行淋浴,当时刚建好,让我们进行了一次试用,后来从污染区出来时又洗了一次澡。”于祺光说,虽然生活很艰苦,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都埋头钻研,希望能够早日取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