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电信运营商话务外包公司 薪酬靠推销拉提成

2013-05-20 07:1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业内人士

    管得紧不赚钱,管得松胡来

    本报此前报道的联通座机用户每月莫名被扣16元的“电话对对碰”业务、116114“电话导航”推销的各种业务、10655开头各种垃圾短信息等都来自上述这些“代理公司”。据了解,手机、固话用户收到的业务办理短信及电话都是电信运营商与第三方代理商合作推出的,这种代理商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SP,即增值业务提供商。不过发展到今天,这些代理公司甚至开始接手电信运营商的核心业务,比如原本作为联通强势品牌116114等也都成了外包业务。

    电信专家介绍 ,电信运营商与SP之间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难以割舍,电信运营商要在自己的大平台上带来更多利润,就必须要找SP合作,而SP要想在合作中多分得一些利润就得拼命将各式收费业务塞给用户,从SP角度来看 ,傍上更大的平台推销出更多的产品比研究出更受消费者喜欢的服务要重要得多,而运营商既要保住高利润又要维护自己的声誉,与SP 之间始终若即若离。“运营商管得松了,SP就开始胡来,运营商的用户就开始流失,平台也随之缩小;管得紧了,用户投诉少了,平台形象好了,但SP见无利可图就开始纷纷撤退,导致运营商的利润下滑。”

    在两者的合作中还会产生一个万人指责 ,但在现有管理模式下又难以避免的问题,腐败!目前,SP通过贿赂运营商内部人士而获得更有利条件的情况,已经成为业内的“潜规则”。运营商内部人士尤其是管理层人士手中的资源成了SP竞相追逐的猎物,在此情况下,谁的出价高谁给的好处大,资源便为谁所用。而在此后的合作中,因SP不规范产生的投诉等负面影响,则一般只会记到整个运营商头上而不会令掌握资源的内部人士受损。“一方是SP忙着傍大款,一方是运营商内部人士寻租,双方可以说是臭味相投。”

    ■电信专家

    运营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

    虽然SP的种种不规范引发用户不满,但目前的处理办法往往是哪个SP收到的投诉多,运营商就关闭哪个,从表面上看对用户投诉的重视与负责 ,但实际上是对SP监管不主动 。有电信专家曾指出,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在角色上来看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其与SP之间权责不明是导致电信行业乱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北京邮电大学曾剑秋教授指出,2000年生效的《电信条例》其中对SP的规定已经有点落后了,因为这个规定有漏洞,从责任上来看 ,任何SP都是一个企业 ,如果发生违规行为,就是企业行为,那么企业就要承担这个责任,而在电信条例里只是规定,运营商需要对SP代为监管,并没有明确提出如何监管,所以很难处罚运营商。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在采访中表示,作为电信行业的主管部门工信部,其在管理时只能通过出台一系列的规定、通知约束运营商的权责 ,但这种约束的效力在面对丰厚的利润时却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他认为从根本上解决SP与电信行业的混乱局面,最终还得靠立法。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培芳针对频繁骚扰手机用户的垃圾短信问题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考虑到背后的经济利益,指望不断出台规定来约束规范通信服务难度比较大,关键是有法可依。

    记者 景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