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崔永元与方舟子就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的论战,再次引发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关注 。记者从山东省农业部门和科研机构了解到,目前在
青岛实现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
棉花,曾在2009年获得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玉米等一直没有进行区域试验 ,也就无法获得品种审定证书,目前尚未进行商业化种植,但这与它们的安全性无关,而是由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的严谨把关决定的。
转基因作物青岛只种棉花 根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目前,我国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而已经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在山东省内,有哪些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呢?
9月22日,山东省农业厅科技处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山东省内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而对于玉米和水稻两种作物,虽然已经获得了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的安全证书,但目前尚未在全国进行商业化种植。
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发放并不等同于允许商业化生产,还需要经过生产试验获得品种审定证书。
青岛有没有种植转基因棉花呢?记者咨询农业部门后得知,目前本市只有平度在种植棉花,种植面积4万亩左右,主要种植品种是鲁棉研28号、鲁棉研29号、鲁棉研22号,还有还有鑫秋1号,这些都是转基因棉花品种。“平度这边最早在2001年左右就开始种植转基因棉花品种了。”平度市农业局农技站工作人员张素志告诉记者。
“其中鲁棉研28号、29号、22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培育的常规抗虫棉转基因品种。”9月23日,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汝忠研究员告诉记者。
鑫秋1号则是山东金秋种业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品种。
最初种植是为抗虫害 “如果没有转基因技术,可能棉花这种作物就没法种植了。”李汝忠告诉记者,他曾主持选育出了山东第一个转基因棉花品种鲁棉研15号。
1992年,我国北方棉区爆发了特大棉铃虫灾害,作为棉花种植大省的山东深受其害,李汝忠带领课题组把培育抗虫棉品种作为主攻目标。
“转基因棉花研究的初衷并不是为了高产,而是为了抗虫,以前常规的棉花品种每一季都得打20遍药,而转基因抗虫棉则只要打五六遍就可以。”李汝忠告诉记者,“一开始先是从中国农科院生物所引进Bt基因棉花种质材,然后跟高产的棉花品种进行杂交,选育出抗虫杂交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鲁棉研15号横空出世,在1997~2001年连续5年的山东省和全国区试中,鲁棉研15号产量均居首位,并创我国抗虫杂交棉单产最高记录,2001年5月,鲁棉研15号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开始在山东地区进行商业化种植。
可以说,鲁棉研15号是棉花品种的一个分水岭,从此之后的所有棉花品种全部都是转基因棉品种。
“截至目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培育出的转基因棉花品种共有35个。”李汝忠告诉记者,现在全省种的棉花百分之百都是转基因棉花了。
目前,我国黄河流域种植的棉花也全部都是转基因抗虫棉,长江流域转基因抗虫棉占70%,西北内陆地区则还不允许种植转基因棉花。
躲躲藏藏的“转基因”标识 在加工食品中,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
“根据有关规定,加工原料中使用转基因原料的,必须在其生产的产品标识上注明‘转基因’字样。”省农业厅科技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这个审批权已经下放到各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再由省农业厅审批,使用转基因原料进行加工的企业名录都会公示。
“我们在商场里调查时发现,使用转基因原料的产品虽然标注‘转基因’字样,但一般标注的字都非常小。”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在岛城一超市采访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非转基因已经成为商家宣传的口号。在产品名称的下面,都标明是非转基因食品。但是,使用了转基因原料的产品,则需要在产品配料中才能寻找到使用的原料是转基因大豆或者转基因菜籽。
记者发现,超市里的大豆油以及食用调和油,基本上使用了转基因原料。在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的四种大豆油中,只有一种5L装的鲁花牌大豆油为非转基因产品。而在食用调和油中,使用转基因大豆和菜籽的也占了大多数,并且在产品配料中标示出来。而被调查的花生油中都标明是非转基因原料,并没有发现使用了转基因玉米的油料。
而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产品的价格也相差非常明显。以5L的大豆油为例,使用非转基因鲁花大豆油79.9元,而其他三种的价格分别是53.5元、51.3元、56.5元,平均价格为53.8元,价格比非转基因产品低了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