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隐私困境

2014-04-03 05:50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 王筱纶  当你网购时,淘宝网上有你的姓名、电话和住址;当你逛商场时,你的地理位置"暴露"给了附近的商家;甚至当你走在路上,摄像头也让你的隐私无处可逃。我们私人生活的海量信息一直都在被存储、分析和运用,我们的隐私权力也在一点一点地丧失。  想在网络时代被遗忘?没那么容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网络中病毒式蔓延。隐私问题不仅困扰着镁光灯下的明星大腕,也成了与普通老百姓密不可分的问题。网络时代,到底谁在"惦记"着你?

  今年的"3·15"晚会上,大量通过Cookies(一种从用户的电脑读取数据的技术)分析用户上网行为、侵犯用户隐私的现象被曝光。事实上,人们在电脑中常用的杀毒软件、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网站都或多或少地"偷窥"着用户的个人信息。也正基于此,2012年8月,针对谷歌公司侵犯用户隐私,美国对其开出了2250万美元的巨额罚款。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立法和执行还存在大量漏洞。你在淘宝网的购物信息中,包含着你的姓名、电话和住址等重要隐私,一旦被非法利用将造成损失。另外,随着3G技术的普及和定位服务技术的发展,任何人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不再是秘密。当你步入各大商场时,会频繁收到附近商家的营销广告,因为你的地理位置已经"暴露"了。那么与网络隔绝的人是否安全呢?答案是否定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摄像头也让我们的隐私无处可逃。个人隐私的泄露问题已愈发严重,我们亟需通过更科学、严谨的方法来有效解决网络时代的隐私困境

  被誉为"虚拟现实之父"的杰伦·拉尼尔在2010年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认为,隐私可以理解为一种权衡取舍的结果,如果人们"愿意分享更多",就能够享受更加便捷的生活,或在网络中创造更大的价值。例如,当你公布了自己的地理位置和个人偏好等重要隐私时,大众点评网的餐厅推荐往往会更符合你的心意;而当大量用户的信息整合到一起时,它甚至可以协同推荐,即推荐和你喜好相似的客户喜爱的餐厅,从而形成一种社会化的推荐服务。但这些看似诱人的利益真地值得你泄露自己最宝贵的隐私吗?例如,为了防止遭遇恐怖袭击,而让国家每天都详细地分析所有公众的信息和行为。如此一来,在获取安全的同时,个人隐私也失去了。而且,每个人对隐私的需求都不同,权衡取舍的结果也无法达成一致,关于隐私的"合理性侵犯"永远都只是一个悖论。例如,随着人人网、微博等社交网络的风靡,现在的年轻一代越发习惯于"晒",晒孩子、晒"每天在哪里做了什么"。而有研究表明,中老年人在面对摄像头时,则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他们难以适应这种布满"监控"的环境。因此,杰伦提到:"或许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被禁锢于单一的信息道德规范中,人们应该自由地选择不同程度的隐私需求。" 

  事实上,既然信息是获取财富和权力的重要工具之一,杰伦认为,隐私即权力。获取和管理大量信息的人才能最终获益,因为他理解了隐私的本质价值:一些人可以获取而另一些人无法获取的信息。比如在未来,百度等公司只需要通过销售它收集的海量信息就能获利,因为利用这些最重要的顾客隐私,商家能极大地提高广告投放的营销效用,实现精准营销,降低广告成本。同时,没有保护好个人隐私者,也就丧失了自己的部分权力。杰伦也毫不夸张地提出:"信息权力已经很难与金钱、政治影响力及其它任何权力区分开来……隐私是调节个人和政府权力的关键,是平衡商业和政治利益的核心。"

  一旦拥有了隐私这种权力,观测和操纵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将不再是难事,随着技术的发展,"读心术"有望通过统计方法来实现。比如让你佩戴一种能挖掘大脑反应的便携式设备,就能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将某一时刻大脑内核磁共振的各项指标与以前的指标相比,推测一个人在看什么,想什么,甚至将要说什么。甚至,当你在抉择去A饭店还是去B饭店就餐时,一旦你想到A饭店,就会通过技术操纵让你想到一些烦心的人和事,想到B饭店时,则向你展示一些优美的图片,那么你的选择也不再是自主控制的易事。因为通过这种操纵,能够在你形成自我意识之前任意地改变你的决策过程。

  毋庸置疑,隐私权力由谁掌控、如何利用隐私获利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议题。不难想象,一方面,如果一家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投入巨大的资源来对人们实行基于算法的操纵,对人类的未来而言必然是一种灾难。而另一方面,利用算法侵犯公民隐私来实现财富和权力在短期内确实有利可图,但长此以往却将以失败告终。因为基于隐私侵犯获得的数据往往是片面的,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这种统计学只能从局部反映现实,其结论缺乏科学理论。因此,想要真正获取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利益,通过侵犯个人隐私来实现并不可取。我们必须在得到认可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获取真正的、完整的、详实的大数据。此外,我们还需要不断改进提升大数据分析的科学方法。

  那么,如何在降低侵犯隐私造成的伤害的前提下,获取大数据的价值呢?杰伦提出,其一,执行新的法规政策。但以往经验表明,隐私法规很难被界定和遵守,但可以通过软件的"程序化功能",只做软件允许的事情,这会大大有助于隐私法律的实施。比如,在社交网络中,如果你设置了"只有好友可见",那么陌生人就不能轻易看到你的隐私,这就是软件程序执行的效果。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一功能扩展到法律法规的执行中,使得没有权限的人和机构无法查看相关的隐私,从而通过技术手段来完善和保障隐私法规。其二,形成信息的全民普及化,如果所有人都能查阅所有数据,就没有人能够获取不正当的好处。但在这一情况下,获取数据的权限可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计算机的数据分析能力。只有隐私大数据和高效电脑的结合,才能创造真正的权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些大型商业结构能有这样的能力,那么这其实不是真正的公平。其三,将个人信息货币化。一旦人们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数据,选择适合自己的隐私保护程度——不同的价格,对于企业和政府而言,数据会变得过于昂贵,以至于难以任意地囤积和挖掘。这一有偿信息的思路将有助于个人权衡利弊,并且获取真正的隐私权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细节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杰伦·拉尼尔的文章值得我们深思,因为如今尽管我们还未曾认可隐私信息的正当使用,但关于我们私人生活的海量信息却一直都在被存储、分析和运用,我们的隐私权力也在一点一点地丧失。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