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权 市场主体强劲脉动

2014-06-11 05:50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5月21日,济宁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在市行政审批大厅为个体工商户办理工商注册手续。

  □吕光社 报道

  3月1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实施后,济宁市工商局迅速行动,在做好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实行"先照后证"制度等改革的同时,最大限度下放权限、贴心服务,为企业注册登记提供最大便利。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户数同比增长28.46%,注册资本(金)同比增长47.69%……市场主体强劲脉动,改革红利逐渐显露。

  □ 本报记者 吕光社 尹彤

    见习记者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裴中华

  

权限下放——

注册登记不用再跑市局

  "以前在网上注册公司,凡是冠‘济宁’名称的都得去济宁市工商局申请,现在在区里申请就行。"济宁市兖州区传侠商贸有限公司经理胡立新最近刚刚为公司核准了名称,他说,"办理登记也不用跑到济宁了,省了不少事。"

  去年济宁区划调整后,济宁市工商局迎来了企业更改名称的小高峰。不少"兖州市"企业需要到市工商局更名为"济宁市兖州区",数量大且集中。为让企业少跑腿,提高工作效率,市工商局简政放权,将应由市局核准的权限下放至各县(市、区)工商局、市场监管局,大大方便了企业更改名称。

  这种权限下放只是简政放权的一个缩影。国家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为方便企业登记,市工商局下发了《关于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工作意见》,进一步细化权责、降低门槛,9项具体改革举措中有4项带有"放宽"二字。其中,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大大减轻了企业注册资本压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交易安全和诚信体系。

  济宁市工商局个体私营登记管理科科长刘敏介绍,3月1日改革以后,市工商局明确将该公司注册资本数额一次性下放到底,相比公司挂"山东"区划名称仍需要认缴300万元的注册资本,济宁的门槛放得更底,基本是零门槛,"也就是说,现在即使你只有一块钱也能申请注册公司。"

网上预约——

动动鼠标就能注册公司

  家住兖州区的市民吴玉琪最近通过济宁市工商局网上登记平台顺利申请了"济宁市兖州区祥一化工有限公司"。"我当时在网上填写并提交了材料,前后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得到批准了。"吴玉琪说,他随后将打印出的相关手续交到当地工商服务窗口,很快就领到了营业执照。

  "以前企业登记需要来工商局提交材料,经常出现缺东少西来回跑的情况。就算资料齐备,由于录入信息需要反复核对,一个业务也可能办上一两个小时"济宁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窗口工作人员杜冰介绍,现在实行了"网上登记",指导企业网上进行名称核准、设立、变更等登记预审事项,通过审核后即可携带相关材料现场办理营业执照,办照时间平均缩短了三分之一以上。"我们现在有3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外网的信息审定。截至目前,已经受理1800多个名称核准业务,其中有1449条通过,驳回335条,还有32条待办。"杜冰主要负责网上登记审核,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审核网上登记,登记信息不合格的予以驳回,对于再次申请不合格的,就一一打电话与对方沟通。

  各种放宽政策实施后,济宁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度增长,网上审核工作量大,登记窗口自然也轻松不了。仅3月份,全市就核准企业名称5942户,同比增长201%,各级工商登记窗口接待来人、来电咨询量超过2.5万件,是平常日工作量的3倍。

  为此,济宁市工商局提出"提速限时、特事特办",对名称预先核准登记的3日内办结,对企业法人、集团注册登记的,由法定30个工作日缩短为5天完成,对材料齐全符合登记的工业企业,实行当场核准、当场办结。济宁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局长梁勇说,"为了限时办结,窗口工作人员有时每天延时服务时间达到2个小时。"

  济宁市工商局还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了"假如我是服务对象"换位思考大讨论活动。同时,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制"、"AB角工作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六项制度,推行了分管局长、注册局长带班、科长值班、登记人员全天候轮值制度,现场咨询、受理并核准。还调整了部分登记核准人员岗位职责,将市局分管局长、企业注册局局长审批权限授权给窗口人员。

增量可喜——

需要监管保驾护航

  放开注册登记门槛,释放了民间活力,原来想开公司嫌麻烦的,现在也争着"一试拳脚"。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户数和注册资本(金)同比分别增长28.46%、47.69%,增幅分别位居全省首位和第二位,创历史同期增幅最好水平。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欲望不断提升,今年在校的大三、大四学生的创业欲望较去年同比增加了20%。"梁勇在一次调研中还发现,市民的从商意识不断增强,在不久的将来,尤其是小微企业将以更强的市场活力实现爆炸式发展,降低门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势在必行。

  "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微企业的平均寿命均不长,需要进行市场监管,以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刘敏说,下一步,济宁市工商局将会以严格的监管制度为各项改革举措保驾护航。以取消企业年检制度为例,市工商局同步建立了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制度。按照"谁登记、谁抽查"的原则,对按规说定公示年度报告的企业,随机抽取至少10%的比例进行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期限履行年度报告公示义务、通过登记的住所无法取得联系及存在其他经营异常行为的企业,市工商局将实施"宽进严管",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将其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

局长观点

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济宁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庆军

  工商工作首当其冲的任务是服务发展,市工商局将以改革创新为统领,进一步简化工商登记条件,优化登记审批流程,降低中小微企业投资创业门槛,大力推进"非禁即入",切实释放市场主体经营活力,努力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同时,改革登记服务方式,打破制度障碍和利益格局,全面简政放权,规范服务行为和服务标准,努力营造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

  市工商局还将进一步改革企业监管方式,通过实施企业年检报告制度、抽查制度,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大力强化登记后续监管,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通过多部门间的监管信息共享,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效应,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