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曝光央企那些"败家"事:套取资金发福利

2014-07-11 07:0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审计署近日发布11家中央企业2012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爆出这些央企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和企业重大决策、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有的管理人员还涉嫌违法违纪 。认真盘点近年来审计署的相关审计报告,集中梳理一些央企被曝光的那些“败家”行为,无疑能折射出诸多深刻的警醒。

  “优越生活”高额福利,超标公车

  尽管“高收入、高福利”的传闻从未间断,但审计报告揭露的诸多事实无疑还是让不少公众吃了一惊。

  5年时间,投资近6亿元,租地1640亩,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及配套设施——中冶集团所属一家公司用事实展现了一种优越的生活。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家企业的一些下属单位在一年多时间就套取8000多万元,主要用于发放职工工资性津贴及奖金。

  这样的事情绝非孤例。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所属5家单位,以会务费、物业费等名义在成本费用中列支3000多万元,实际用于购买购物卡发放给职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两家单位,以奖金、集体福利等名义向职工或相关人员发放3000多万元利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所属24家单位,通过应付福利费科目为职工购买商业保险3.96亿元。

  违规高尔夫球场、高额福利、超标公车,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加强外部的审计监督,更为重要的,央企要从内心深处真正认清自身的角色和责任。

  “出手阔绰”不经允许捐钱给地方

  大方,是做人的优点。可是,如果拿着国家的钱做人情,这个“大方”就应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根据审计报告,一些央企动辄给地方和企业提供优惠和捐赠,非常大方:华能集团及部分所属企业在未上报国资委备案或同意的情况下,向地方政府庆祝活动、移民工程奶牛养殖项目等累计捐赠6000多万元;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公司,违规向高耗能企业低价供电,使其获得电费的优惠就超过3000万元;中国烟草总公司所属6家企业向有关政府部门和非公益单位捐赠2300万元。

  还有个别央企则随意借钱给地方政府,以及低价转让国有资产。中国国电集团所属国电燃料公司未经审批,擅自将2亿多元借给地方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华能集团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评估就将两年前收购的煤矿探矿权,按照收购时的原价转让给其与另一家公司合资成立的公司。

  地方有困难,可以帮忙,但未经允许就随意使用国有资产,却背离了社会的期望。 “不当亏损”下属单位违规招标

  优越的地位,优厚的待遇,并不能与优秀的业绩画等号。审计显示,不公开招标、管理不当、缺乏论证等因素,使不少央企屡屡出现亏损,国家资产频频遭受危险。

  1999年至201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吉化集团公司未经批准向其控股公司出借资金,2012年5月形成损失1.52亿元;2006年11月至2013年7月,所属9家单位部分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未按规定公开招标,涉及合同金额260.35亿元。

  2009年至2011年,中船集团所属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共接受订单39艘,由于缺乏充分论证,导致船舶建造计划严重拖期。截至2012年底36艘船出现亏损金额共计10.18亿元。

  再大的基业也经不起无序的折腾,再小的失误也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害。不负重托,认真履职,尽心尽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始终是社会的衷心期待。

  “侵吞黑洞”套取资金违规牟利

  那些审计报告中披露的资产侵吞和违规牟利行为,无疑令人扼腕。

  两年时间,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所属大唐国际燃料公司通过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套取信贷资金7.85亿元。

  3年时间,中储粮总公司5家分公司部分直属库违反国家规定,通过出售给关联企业再回购的方式,将存储在本库的50多万吨临时储备粮和最低收购价粮转为中央储备粮或用于对外销售,从中获利1702.58万元。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作为“共和国长子”,央企在改革中更是责无旁贷。如何让央企在这场改革中除弊布新,焕发出生机活力,焕发出更加积极的面貌,既是改革所趋、人心所向,也是改革发展的希望。据新华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央企 败家 福利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