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那个时候路不好,但不堵车”;子:“现在车好了,路好了,就是太堵了。” 姓名:王熙道、王伟父子
简介:王熙道78岁,1971年开始开公交车,开过1路车和3路车,见证过车型的变迁;王伟,45岁,接父亲班开3路车,现开307路,被评为
青岛公交集团劳模 、青岛市工人先锋等。
记者:您是哪一年开的车?
王熙道:我是1971年开的车,当年就一个青岛公交公司,在道口路,台东是一队,大窑沟是二队,板桥坊是三队。我当时开1路车,车型是四平客车,玻璃很小,最多可以乘坐80来个人。当时的1路车围着青岛市区转,两辆车同时从四方站发车,一辆上行,一辆下行,最后一起到湖北路总站。1975年改开3路车,这时候的车型是大万国车,美国货车的车头,以前拉炮、拉兵等,是军用车,
交通公司改装成客车(样子有点类似现在的大鼻子校车)。车非常有劲,在当时很先进的。空间小,能容纳三四十个人。
王伟:我是1989年接父亲的班开3路车,当是开的是上海生产的大通道车,三个门,都可以上下,车上有两个乘务员,她们都有专门的座。后来是青岛生产的大通道,两个门的。1997年改开307,一直到现在。
记者:你们开车时票价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车辆数和乘客数是不是差别很大?
王熙道:我开车时一直是3分钱,当然还有月票,比如3路车,7块钱的月票就从明霞路到李村,5块的就从明霞路到广东公墓,如果过了区间,还得补钱,月票上面都贴有相片。当时上下班高峰期人很多,但车太少,1路车也就10多辆车,3路不到20辆车。乘客的脸都挤在门上,女乘客的包都夹在车门外边。有时都不敢进站,下了客赶紧走。但过了高峰点,乘客就少多了,那时候出门坐车的人非常少。
王伟:我接班的时候,票价是5分钱,后来涨到一毛,一毛五,两毛,两毛五,但是也还有月票。我开3路车的时候车数超过了20辆。现在我开307路,总站有48辆车,低峰点间隔五六分钟发一辆,高峰点间隔两三分钟发一辆,如果不是堵得特别厉害,这车不难坐。但现在的情况是车虽然多了,但人也多了,赶到高峰期一样挤,有些站人都挤不上来。
记者:你们跑的路况是不是差别非常大?堵车情况是不是也有天壤之别?
王熙道:3路车是先跑一段市区的柏油马路,到了李村的九水路就上了土路了,走的都是乡村小路,两边是菜园子,土路非常颠簸,好处是修路工人动作很快,一旦遇到马路毁坏的时候修路工马上给填平。那个时候路很窄,两辆公交车错车都得小心别蹭着,路上行人都得停下来站到最边上等车过去再走。
不过,最大的好处是跑起来畅通无阻,一点儿都不堵车。3路车当年一个单边一般40多分钟就到了,要是赶到现在,我看至少得1个多小时。我有一次在高峰期出门,挤得那个程度,我再也不那个点出门了。现在公交司机挣钱真不容易啊!
王伟:到了我这个时候,路也好了,车也好了,就是太堵了。像307路车从浮新小区到火车站附近,队里规定是57分钟准点单边,也就是说来回两个小时,而若遇到高峰期,跑完一个来回得需要3个多小时,有时候得4个小时。
记者:当公交司机是不是很辛苦?收入高吗?
王熙道:干这行最怕多喝水,而且吃饭也不规律、不及时,加上那个年头生活很艰苦,吃不到好东西,我开车期间曾经因为胃病住过院。至于收入是根据开车的趟数算,一般一个月就40来块钱,算是好的了 。工人家庭,三个孩子不受“磕打”。
王伟:我早上都不敢吃饭,就喝包麦片或喝点牛奶垫补垫补,多了不敢吃喝,怕想上厕所。现在队上管饭,跑一圈回来,就回到队上食堂吃一顿饭,当驾驶员的肠胃都不好。现在公交车司机的工资平均在三四千元左右,主要是按趟数算的。遇到堵车实在跑不出来,就等于欠上一圈,不用100%完成,达到85%就行。除此之外,主要还得看安全和服务情况。
记者:我到市档案馆查资料,发现当年还有乘务员买吃的让全车人等着的情况,今昔对比,管理方面对司乘人员的服务要求是不是区别也很大?
王熙道:我们当年对驾驶员没有什么要求,只要安全就行。乘客被门夹一下子夹疼了都不管,你就是到队上去告都没用。现在公交车都不让安装喇叭,当年车上都有,一按能传出好几里地远。
王伟:现在公交集团对这一块管理很严格,首先要求司机保证安全,避免事故,限速45公里,超速报站器就会发出提醒,而且后台有GPS,要是发现你没有降速,就会帮你控制,并算安全违章,扣200元。对服务要求也很高,要看司机有无投诉,是否有表扬信。你像开车总会遇到各种情况,如果车上太挤发生摩擦有吵架的,我一般会劝他们“快别叨叨了,大热天的,都消消火,你们这么吆喝影响驾驶员开车”,尽量不让他们打起来。真要是动起手来,就得把车停好,把他们拉开。
“对于梳着大辫子的大清国民来说,汽车是冒着烟的西洋景,是一个个‘会跑的房子’” 姓名:刘增平
简介:青岛文史专家,交运集团青岛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
记者:馆陶路是中国第一个汽车站,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刘增平:1907年,费·理查德注册了青岛车行,开通了从市区至柳树台的城市公交客运线路,从而,青岛开启了中国道路交通的产业之源。如今的馆陶路,有一个交运集团所属的汽车站,这个现在并不起眼的汽车站,在年龄上却是中国所有汽车站的“带头大哥”。馆陶路初建于1899年,总长度1000余米,因地处大港火车站和青岛港码头附近,地理位置优越,前身是个
马车店。那时候靠近大小港码头的馆陶路、大窑沟、云南路一带市内马车较多,外来马车则集中停在馆陶路马车店大院里。在这个大院里,外来的马车将货物卸下。大院中间停着马车,墙边就是马棚,卸车的马在那里喂养。周围遍布着大小旅店,来自招远、海阳 、莱阳等地的商贾会在这里安顿歇息或小憩。随着汽车进入这座城市,悄然替代了马车的运输地位,而马车店的转型升级完成了,最终形成了汽车站。清末民初 ,我国首个汽车站——馆陶路汽车站诞生了。
记者:汽车刚出现时,是不是很稀奇?
刘增平:汽车刚开始进入中国,慈禧曾经“尝鲜”。1902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为了取悦她,袁世凯花费一万两白银从中国香港引进了一辆白色敞篷轿车。慈禧坐上汽车外出兜风,却见一个下人坐在自己的面前,不由勃然大怒,虽然知道了他是司机,还是命令他跪着开。那名司机只好跪着驾驶,结果一路上险象环生,吓得老佛爷再也不敢坐汽车了。
其实,青岛还是中国最早跑轿车、而且用于营运的城市。由于青岛地处沿海港口城市,再加之德国的殖民统治,青岛在全国率先推广轿车。那个时候,对于梳着大辫子的大清国民来说,这些冒着烟的西洋景,就是一个个“会跑的房子”。能坐在上面沿着海边观光,那是何等的风光。当时的“胶澳当局”还发告示规定:汽车是在道路中心随跑随停,不负责任,希望市民注意安全。
记者:1910年馆陶路汽车站建成后,按说汽车比以前的交通工具都方便,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流行?
刘增平:当时乘坐汽车的人群,主要是德国人和中国的达官贵人,一般的百姓很难乘坐的,一般人首选
人力车,稍有钱的人会选择马车。
记者:听说青岛从1934年左右曾经实行过车辆左行,到1947年又恢复了右行,这是怎么回事?
刘增平:当时是沈鸿烈担任青岛市市长期间,1933年,青岛开始安装信号灯,为了实现“国际化”,他要求青岛也实行靠左行驶。但是实行了一段时间发现不行,靠右行驶更适合中国的交通习惯,就又改回来了。
“拉地排车上坡很费力,因此催生了一个行当叫‘拉沿儿’,排行老大也叫‘拉沿儿’。” 姓名:鲁海
简介:82岁,青岛文史专家,曾坐过马车、洋车、早期的出租车,推过独轮车,见证了青岛交通的变迁。
记者:您当年坐过人力车吗?
鲁海:坐过,关于这个,我有一段很痛苦的记忆:我小时候在江苏路小学上学,放学后天下起了大雨,我便叫了一辆洋车坐回家。当时车上有帘子我淋不到,但是拉车的是个年纪比较的老车夫 ,都有60多岁了,他只戴着个斗笠,浑身都被雨淋着,我坐在车里很不是滋味。回到家里,我身上没有钱,还进屋找我母亲要钱,出来后看他就在院子外的雨里站着,真可怜人。我说以后再也不坐洋车了,他说你可怜我不坐我的车,那我就没活干,就挣不到钱,也就吃不上饭了。记忆是个筛子,有的漏掉了,有的永远留下来,存在了脑子里,这件事就是我永远的记忆。
记者:除了独轮车,您拉过地排车吗?
鲁海:大跃进时期,我参加劳动曾经拉过地排车。这种车的货物前后装得很均匀,在平路上不沉,但一到坡路就不行了。因此,还产生了一种新的行当,叫拉沿儿。我记得在热河路的大坡下,有几个人准备好钩子、绳子,地排车过来了,拉沿儿的便凑过去,手里举着铁钩子说“挂上吧!挂上吧!”,如果拉车人答应了,拉沿儿的就把铁钩挂到地排车的铁环上,帮着拉。拉沿儿是个力气活,一滴汗珠摔八瓣,一次可挣5分至1角钱,干这活的一般是小伙子干,后来这个词还有了衍生意义:家里的老大。那个时候家里孩子多,老大最早就业,长大了就得帮着父母养活一家人,往往就会去拉沿儿,排行老大就叫拉沿儿。
记者:当时马车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曾经和公共汽车同时存在,公共汽车明显比马车快,那人们为什么还是喜欢坐马车呢?
鲁海:因为公共汽车间隔时间太长,要过二三十分钟才发一班,而马车是流水发车,随时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等得时间长还不算,上去还可能没有座,而马车当时是不允许站着的,都有座。虽然马车慢一些,但好处是能看到周围的风光。
记者:那马需要拉尿怎么办?
鲁海:当时青岛要求很严格,每匹马屁股上都挂着一个用帆布做的粪兜,等马拉满了,回到车行再清除,尿是不管的,马都是随时随地尿。
记者:青岛的出租车大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鲁海:出租车在青岛出现得比较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济南20年后才出现。我小时候就坐过。那个时候的出租车扫马路、上街揽活得比较少,过去主要是两种:一种是靠活,在青岛大饭店、火车站、大港码头、栈桥等人口密集的地方等人,另一种是电话叫车。
当时青岛有三大车行:一个是大美车行,在浙江路和河南路交口附近,是我同学刘学从的父亲开的,是青岛最大的车行,不但卖汽车,类似于现在的4S店,还修汽车、卖汽车零件,车行里有50多辆出租车。再一个是祥泰和汽车行,在河南路和湖北路路口,老板也是我同学的父亲,我这个同学叫郭维顺。还有一个是山东汽车行,在中山路上。青岛拥有出租车在全国来说都是比较早的,价格很高。
文/本报记者 张文艳 实习生 谢萌萌 图/青岛市档案馆(署名除外)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