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燕农 吉林延吉市农村考生刘倩今年以640分考取大连理工大学,四年前,哥哥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并被保研,兄妹俩成为村里仅有的两名大学生。但由于家庭贫困,靠三亩薄田和打零工过活,父亲原打算女儿若考取一般大学,就不再念书了。如今面对两个孩子的学费压力,父亲黯然:真不希望她考这么好。母亲表示借钱也供孩子上学。(7月24日《新文化报》)
面对这样的辛酸新闻,很多读者或许既会感叹寒门出才子,又会批判城乡乃至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呼吁对寒门学子予以制度性救济。其实,这是当地媒体与官办慈善机构共同开展的“圆梦大学”救助活动的一个案例,呼吁社会爱心人士对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予以资助就学 。相信在有关机构和民间资助共同推动下,刘倩会获得大学顺利毕业的经济条件。
但在这一救助案例中,我们还是看到了一种被贫困吓住的
成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农村学生都存在这种“被贫困吓住成长”的现象,他们自己主动或者被家长说服着早早辍学,原因就是“上不起”。但时过境迁,今天的高校早已建立起了以“奖、贷、助、补、减”和“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而且,这个体系运行得越来越完善、顺畅。除了这种公立救济以外,对于贫困考生,社会上还有很多私人救济。刘倩家庭贫困不假,但“被贫困吓住成长”,更多的还是缘于封闭的农村信息不畅。一定程度上,贫困与政策信息不畅,在农村是一对相互掣肘和拉低的关系。
其实,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刘倩们完成大学学业基本上是有保障的。真正的问题是,走出大学校门的寒门学子除了一纸文凭之外,很多就业质量并不高,学贷的压力或者回馈资助者的压力悄然袭来,才会倍感成长不易。
无论从哪个方面说,“被贫困吓住的成长”都是一种个体与社会交织在一起的痛。只有
打捞起“被贫困吓住的成长”,才能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扩容社会的活力元素。这既需要政策真正下乡以及民间救助,更需要搭建社会公平竞争的平台。前者治标,后者才是治本,且任重而道远。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