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市南区的李璐,本科留学
英国威尔士卡迪夫大学,本硕读完外加工作一年,在英国呆了7个年头。英国空气好、国民素质高、生活轻松自由,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小窝”,身在国外的她还是常想念青岛的辣炒蛤蜊。不过国外的生活也有精彩的部分,这期李璐将跟大家分享英国留学生活和感受。
餐桌摆满调料瓶,咸淡自己调 刚到英国的李璐,住在寄宿家庭中。她对在英国吃的第一餐记忆犹新,“是一盘意大利面 ,需要自己放盐。”李璐说 。之后她慢慢发现,这是英国饮食的一个习惯,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餐馆,餐桌上通常都摆着各种调料瓶,咸淡口味自己调。
“国外饭菜口味比较淡,害得我每次回青岛都觉得家里的菜咸。”李璐笑笑。除了咸淡之外,口味也比较轻一些。
海外这么多年,除了家人之外,李璐最想的便是家乡的饭菜,想炒蛤蜊,想各种小吃。她告诉记者,英国没有蛤蜊,有的是海虹、海蛎子之类的。青啤在超市里倒是能买的到,但价格还是比较贵的,包装是那种最古老的小瓶包装,一瓶折合人民币得二三十元。
很多人说英国的物价比较贵,但在李璐看来,跟国内的物价水平比起来,英国的物价还比较合理。
她介绍说,英国允许留学生一个周打工20小时,而学生兼职的时薪通常是6.75英镑,若一周打工20小时的话,便可以赚到100多英镑。“一天10英镑作为餐费绰绰有余。”为什么这么说 ,李璐举了个例子。超市里一根黄瓜在0.5英镑左右,一盒12个装的鸡蛋两三英镑,一个三明治最贵的是3英镑。“在超市里花20英镑,可以拎着两大袋东西出来,吃上近一周。”李璐说。
学生还有独特的福利,就是几乎买任何东西都可以打折,买衣服、出去旅游、坐车等,对学生都有特定的优惠价格。而做兼职,不仅仅是留学生的专利。很多英国学生从16岁开始就做兼职赚钱。
“中国留学生到英国,一定要学会表达。”提起这方面 ,李璐显得非常激动。在中国,孩子们从小就学孔融让梨的故事,谦让和包容是一种美德。因此,很多中国学生到了国外之后都是能忍则忍,把委屈和不满都埋在自己心里,认为这是一种包容。但英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有什么就说什么,这样别人才能明白你的想法和立场,憋在肚里不说出来经常会让别人以为你接受或者赞同。这两者的差异,让很多到英国留学的中国人经常感到不适应,融入不了英国的生活。
“有的时候我们太爱面子,或者太怕说错话了。但在国外,一定要有勇气说‘No’,这样别人才能明白你的意思。”李璐建议,入乡随俗,留学在外的学生也需要做到这一点。
无条件为救护车消防车让路 “在英国,尽量不要打出租车,太贵。”李璐刚到英国时,路不是很熟悉,为图便捷打出租,结果出租车计价器上的数字跳得人出了一身冷汗 。李璐打比方来讲,国内步行不到20分钟的路程,在国内打出租车可能起步价或者多一两元就到了,但在英国就需要50元。原因是英国的路也不宽,红灯太多,出租车是根据时间和路程共同收费。坐车的时候你就看着计价器数字不停地在跳,“很吓人。”李璐调侃说。
都说英国人很绅士,李璐也说:“确实是名不虚传。”一方面体现在语言上 。清早起来跑步,遇到周边的人,都会主动笑笑 ,打招呼。碰到了人,“对不起”是一定要说的。在所有的场合,基本都是女士优先。
李璐说自己在英国呆久了,偶尔回来探亲,在很多方面有的时候没法适应。比如大型超市门口,夏天都会挂上宽塑料门帘。国内人通常是前头走了,后头不管塑料门帘是否打到人。但英国人在放门帘的时候都会回头看看是否有人,若有人的话甚至是撑着门帘,让后面的人过。“我在国内超市充当了好几次门童。”李璐无奈地笑笑说 ,她在那边撑着门帘,后面的人都是一窝蜂地往外钻。
而英国人的绅士风度也体现在事情的轻重缓急上。比如,只要听到有救护车或者消防车的声音,路上的车辆都是无条件地靠边开,中间会让出一条路。有时遇到紧急情况,前方有司机主动下车,指挥疏导后面的车辆,最后大家顺畅通行。
记者 孙晓琳 见习记者 杜少龙 图由李璐提供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