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枫逸 前不久,由中国教育学会发起,全国64所高中开始试水中国大学先修课(CAP)。中国大学先修课主要针对准备就读国内大学的高中学生开设,让学有余力者预先修习大学课程,并通过考试获取大学学分。 “大学先修课”属于舶来品。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就在高中开设了大学水平的课程(简称 AP课程),高中生可以在完成高中课业的同时,先修大学课程并把学分带入大学。如今,对于全国64所高中试水中国大学先修课,一些专家学者纷纷寄予厚望,认为中国大学先修课可以为解决当前基础教育应试倾向过重的现状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路径。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我们的“大学先修课”似乎正在成为另一种应试教育。
首先,众所周知大学课程是丰富多彩的,而国内版先修课只有《微积分》、《大学通用英语》和《线性代数》三门,不仅科目单一,而且都比较枯燥。其次,美国先修课更注重能力的培养。除了考试外,学生必须阅读教师指定的与课程有关的书目,参加很广泛的研讨班、讨论课。而在我国,先修课更多扮演的是高考跳板的角色。北大就规定,先修课程成绩作为自主选拔录取申请材料阶段的加分因素,获得优秀档成绩的学生可获得自荐自主选拔考试笔试资格。在这一指挥棒的驱使下,必然有不少学生无视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完全出于为以后的自主选拔增加“砝码”而学习先修课。此外,学的是大学课程,上课的却是高中老师。对于这些浸淫应试教育多年的老师来说,能否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和应试模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和备受诟病的幼教小学化一样,高中大学化也折射出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起跑线焦虑”,总希望能够抢先别人半个身位。殊不知,一味地追求知识的灌输,很可能违背了教育与人的发展相适应规律,欲速则不达。与其带着学生去学什么大学先修课,不如丰富高中选修课,增加社会实践课。与早学一两年微积分、线性代数相比,这些更能让他们受用终身。(作者系时评人)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