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清起步 邮政的发展与青岛的历史重叠(图)

2015-01-06 10:0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前一段时间,看过一则报道:小学生对于人们之前写信很不理解,认为明明有电子邮箱、有微信,为何还要写信?这则新闻让记者思考良久,过去的传统形式现在已经逐渐失去实用性,但它的价值不容忽视 。新年伊始,中国传统的春节也即将来临 ,人们更看重的是亲情和友情的互动交流,而信件在这方面曾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期,我们从邮政历史角度,打量信件和包裹对青岛发展、对百姓生活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蹒跚起步 从信鸽驿站到邮电初现

  寻访青岛邮局的踪迹,记者决定首先从青岛邮电博物馆开始。走进展览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驿站。古色古香的门楼,还原出历史的痕迹。上书一副对联:上联是告至告去之役不绝于道 ,下联是送往迎劳之礼无旷于日,横批为驿站。

  驿站是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地方。现在的年轻人不能想象没有手机、电脑网络的日子里,如何与亲朋好友交流,战争之时如何传递情报。其实古人有古人的智慧。在古代,人们用于传输信息的手段有很多,常见的有烽火狼烟、快马驿站、漂流瓶以及信号灯、信鸽等。到了秦汉时期,在乡村每十里为一亭设亭长,掌管治安警卫,治理民事 ,类似于现在的邮政所和派出所,政府邮件的收发传递亦由其承担。

  此时,老百姓的信件交流主要是靠托人递送。能够促成邮政发展的主要是政府和军队的信函要求。因而除了前面提到的长亭,青岛邮电文化爱好者赵捧刚通过查阅《平度志》发现,青岛地区最早的驿站在平度,名叫灰埠驿,是现存地方志中唯一一个记录的驿站,“以前的驿站都以地名命名,比如姑苏驿等,它有两大功能:政府招待所和机要局。”博物馆对联选自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的《馆驿使壁记》,译为公文在大道上来往不绝,送往迎来的官差不闲一日 ,是赵捧刚找人制作的,“当年的驿站没有这么宏伟,房子上插上三角龙旗就是标志”。

  青岛邮电真正开启始于大清王朝,据《胶澳志》记载,“我国于1890年春始设邮局于青岛,兼辖青、莱 、沂、胶境内之十二分局,雇用邮差分班走递”。“1890年冬,济南设立全省管理局,青岛始改为分局”。1893年,清政府在胶澳设置军事防护后,青岛成为海边重镇,当年,为加强北洋大臣、山东巡抚与驻防胶澳清军章高元部的通信联络,清政府在胶澳总兵衙门的杨家村(今天登州路一带)设立了第一个近代通信机构——胶澳电报房,仅有一名电报生,专为清军所用,附设沿海军事电信、沿线驻军与总兵衙门之间通信,标志着青岛邮电的建置。

  德国入侵 大清邮政与德国邮局并行

  邮电博物馆所在地一座哥特式红色建筑,它位于安徽路5号,1900年由德国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建造,1901年竣工使用。这所大楼是德国邮局旧址,它的出现,是德国入侵青岛后的标示性建筑之一。

  青岛邮政的发展从雏形到蹒跚起步,与国内的大环境相辅相成,因而也正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没有想到,德国列强的入侵彻底改变了邮政发展的态势和格局。

  1897年11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以巨野教案为由,大举入侵青岛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从此青岛成为了德国殖民地。青岛各行各业,包括邮政在内,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就在这一年,两国签订了《中德邮政局议定互济邮件暂行章程》,规定中德可在胶澳各自设置邮政、电报机构,自主管理经营,形成了特有的中、德邮电系统共存的局面。表面看似“公平公正”互不相干,但事实并非如此,清政府虽然可以在青岛的租界设置邮政、电报机构,但处处受制于人,其业务量和影响力均无法与德国抗衡。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青岛集邮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赵建告诉记者,当时大清国邮政所属的胶州邮界在青岛租借地只有互换局而无收寄局,唯在租借之外的地区设有诸多邮局或代办所,收寄与投递各项邮件。

  即便如此,大清邮政还是有了初步的发展。1898年,大清邮政在胶澳开办包裹业务,首次印发明信片,并开办汇兑业务。记者在博物馆中看到了一张照片,一位肩挑包裹的清朝邮递员行走在长路之上,他包裹上标注着至威海卫的字样。青岛邮电博物馆总监周宁告诉记者,这名邮差据考证名叫罗万里。“当年的邮差都是靠步行,肩负沉重的邮包,每天步行50公里,相当于现在公交线路的200站,是青岛1号公交路线的七个来回,邮差的工作强度之大常人难以想象”,后来改为骑马,到1901年,铁路通至胶州,原来到青岛两天递到的邮件,至是只需两小时可达,由是邮政从铁路而推广。

  德国占领青岛之后,船一靠岸,就着手建立邮政设施。在青岛市档案网上,记者查阅到,曾经有一条街被德国命名为邮政街(大部分拆除,现存为常州路一小段)。1898年1月26日,临时邮所就从邮政街的一所瓦房中发出了第一封电报,这同时也标志着帝国邮务在胶澳地区的开始。关于临时邮所的旧址,需要特别说一下。邮电博物馆上明确标注了常州路9号的清真寺即为皇家德意志邮局旧址。为此,记者专门找到了位于一条小巷中的清真寺,因为常州路的“E”字特殊地形,确实也颇费周折。清真寺不大,上面标有P.S.1898的字样,“P.S.”显然被认为是邮政(postalservice)的英文缩写。但是,青岛收藏家陆游向记者提供了两张这处邮局旧址的明信片,明信片分别于1903年和1906年寄往德国,从不同角度拍摄了临时邮局的照片:一所普通的五间瓦房。据陆游介绍,这充分说明旧址离欧人监狱很近,并非传统上认为的清真寺。青岛文史专家王栋也认为,旧址应该是在太平路附近,现在已经拆除。这一说法现在的佐证也越来越多。出生于青岛,并在这里生活过16年的德国教授马维利认为清真寺根本不是旧址所在。“P.S.”是清真寺建造者的姓氏缩写。为此,赵捧刚告诉记者,清真寺确实不是德国最早的邮政旧址,“旧址是个瓦房,临时办公,清真寺建立起来以后曾经短暂办理邮政业务,应该是在1901年大楼建起之前,时间很短”。

  无论是瓦房还是清真寺,都只是临时代理所,德国真正的邮局大楼就是现在的青岛邮电博物馆。赵捧刚介绍,该楼曾为一公司的商业大楼,邮局租下一层部分用来办公,1905年德国邮政总局出资买下该楼产权,建立了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一楼是邮电营业厅,二至三楼是办公室。“青岛德国邮局开始归上海的德国邮局代管,后来,德国人认为邮政代表国家的利益,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当时青岛的德国邮局与海关、银行一样,直属德意志帝国,德国在青岛的邮局收入非常丰厚,而且全部上缴德国总局。”据赵捧刚介绍,此时的德国邮局甚至可以独立发行邮票,地位可见一斑。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邮政 青岛 历史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