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发明家”成产业链拷问减刑公正

2015-01-20 09:0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惠铭生

  一些官员、名人因在狱中进行发明创造而获得减刑的现象,屡见报端。记者调查发现,服刑人员进行发明创造并申请专利这一领域呈乱象:为服刑人员提供发明专利助其减刑的机构渐趋规模化、专业化 ,一些研发、申请专利网上,有专为监狱服刑人员提供发明申请专利减刑的服务,且明码标价,量身定做。(1月19日《北京青年报》)

  为了鼓励社会创新,我国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分子“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不过,“监狱发明家”成产业链,通过弄虚作假给服刑的官员减刑,这一方面会让一些入狱人员逃避监狱改造,另一方面也人为制造了社会不公。

  “监狱发明”让一些弄虚作假的入狱人员成功减刑,表面上看,与法律存在一些漏洞有关,但实际上,这其实与司法腐败有关。比如,搞发明,要购置实验材料,须反复实验等,必然要付出时间、精力和心血。而一名入狱人员吃住生活在监狱,24小时被狱警监管,他是否能搞出一项发明,狱方焉能不心知肚明?“监狱发明家”之所以成为产业链,其背后注定离不开监狱方、甚至审判机关的“媾合”,否则,这条减刑路径很难行得通。尤其是一些入狱官员成为“监狱发明家”,凭借的不是过人的智慧、能力和心血,而是金钱、权力、关系糅杂在一起的权钱交易。

  查处弄虚作假的“监狱发明家”,焦点不在发明本身,而是其背后的产业链,尤其要查处权钱交易和司法腐败。唯有如此,才能彻底阻断服刑人员逃避刑罚的通道。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