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跨越“建筑质量报复周期”

2015-06-15 09:0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燕农

  6月14日凌晨,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一居民楼发生局部垮塌,截至6月14日22时30分,事故已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遵义市已启动问责机制,专家正在深入调查事故原因。(6月14日新华社)

  近年来,老旧居民楼垮塌事件多了起来。就在几天前,遵义市汇川区一栋修建于1995年的楼房垮塌,幸得“中国好邻居”在楼塌前叫醒一楼人,无人伤亡;5月20日,贵阳市区一栋楼房九层垮塌,共涉35户居民。业内专家表示,这些楼房建于30多年前,安全等级较低是垮塌的主要原因。

  其实,早在去年浙江奉化一栋只有20年历史的居民楼突然倒塌之后,即引发了业内和舆论的焦虑: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各地城市化建设提速,大批楼房密集建成,一些城市良莠不齐的建筑即将进入“质量报复周期”。应该承认,居民楼“未老先衰”不只直接侵害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鉴于其影响面广,也应该纳入公共安全的范畴。而为了避免“建筑质量报复周期”无限延伸,在还“旧账”的同时必须阻遏欠“新账”。

  与想方设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样,谋求跨越“建筑质量报复周期”意义重大。归根结底,于“旧账”,地方行政要转到民生重点上来;于“新账”风险,政府部门要厘清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把兴奋点从财政收入和GDP增长转移到质量监控上来,适当放慢步子,等一等建筑质量的审查与积淀。或许只有这样,所谓的“质量报复周期”才不会爆发。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