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学义
被称为市场经济“毒瘤”的假货,严重挑战社会诚信底线。日前,新华社记者兵分8路,深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调查发现,尽管有关方面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假冒产品在一些地区依然猖獗,甚至自成体系,发展成产、供、销“一条龙”链条。(本报10月12日A3版报道) 假货,特别是一线大牌的“高仿”假货,早已司空见惯。对于此类产品的打假步履维艰,原因何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人既贪便宜,又爱面子,知假买假。打假,最难在意识上,就是跟人的贪念作战。指望知假买假者一下子弃绝贪念,或许太不现实,但他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假货危害远比想象中巨大:它动摇诚信根基,纵容违法,重创制造业,导致“劣胜优汰”,将创新者逐出市场。最终,它也会危害到我们每一个人。
打假难,也难在旧有监管模式的落伍。近年来,造假者与售假者勾结,网商与实体店携手,给传统监管模式带来挑战。这是一场互联网时代的战争,也应该用互联网思维来应对。马云说,“未来一定是由互联网和大数据来解决假货问题”,这也在提醒监管部门,应充分与电商平台联手打假。当然,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管,倒逼其严格审核,将假货拒之门外。
根除假货,还应转变思路,要堵也要疏。不少假货制造者,特别是生产“高仿”者,往往具有极高的制造水平,甚至就是国外品牌的代工厂。这些制假者有技术、有设备、有工人,所欠缺的除了对法律的敬畏之外,另一点就是品牌。对此,一方面应当通过严格执法,使其不敢越雷池一步;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应想方设法,引导其创建品牌,走上正路。这一点,不妨学学福建莆田,当地原是假冒鞋制造基地,但在政府支持和鼓励下,转而生产自主品牌的运动鞋,如今已见成效。
从单打独斗打假,到用互联网思维打假,再到“治”假,这考验政府部门的管理和创新能力,也是一条必须要探索的路。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