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3月29日消息 “从事眼镜行业是我的家庭传承,而把眼镜文化更全面地让社会了解并认可,则是我的人生梦想和目标。”向记者如此吐露心声的是万视光学眼镜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万巧茂。今年只不过33岁的他,却已经投身眼镜行业17年,既经历了中国眼镜行业从世纪之交至今的全部发展过程,也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学徒到眼镜行业领军者的成长与蜕变。近日,万巧茂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通过对曾经艰苦打拼的回顾,讲述了自己精彩的创业故事。
爱眼镜:少年志向来自家乡与家庭的双重熏陶 “我的老家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就像青岛以家电生产著称一样,我的家乡余江是以眼镜销售而闻名的,早就形成了一个地方性的特色行业。”万巧茂自豪的向记者介绍起自己出生成长的故土。
随着万巧茂的介绍,记者了解到,万巧茂的爷爷和父亲都从事着跟眼镜销售相关的工作。改革开放之初,万巧茂的爷爷挑着一副货担走南闯北售卖眼镜,成为最早一批涉足商品经济的探路者;八十年代末,万巧茂的爸爸采用了在商场租用柜台的新思路,继续销售眼镜,虽然只是大略的验光配镜而已,但开店意识已经植根了。
“我家就是余江很典型的一个眼镜家庭,而靠着亲戚朋友之间‘传帮带’的形式,到现在为止,余江县36万人口,有七分之一在外进行眼镜销售。虽然眼镜销售上缴的利税不算多,但早已成为余江的一个产业品牌。所以说,我从小到大,无论是来自家庭传承的熏陶,还是家乡大环境的影响,都使得我对眼镜充满了情感和热爱,这可能就是我坚定地选择从事眼镜行业的原因吧。”万巧茂感慨道。
当学徒:从练习打磨镜片的艰苦中积累起经验 万巧茂记得很清楚,1998年那年的正月十五,16岁的他独自一人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北方城市淄博,在一家眼镜店当起了学徒。
“那时是真的苦,我从剪镜片磨镜片这样的基本功开始练起,当时是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设备的,做这些活儿完全靠一双手。”万巧茂回忆起自己的学徒生涯,依旧历历在目。他记忆犹新地说:“从一块完整的玻璃上剪镜片,看起来操作简单,用玻璃刀一划,再用剪刀一掰,一块镜片就下来了,但实际做起来却很难,因为要跟玻璃啊刀子啊打交道,所以特别容易伤到手,一不小心就扎破了,当时刚开春,天还很冷,有时候我的手冻得很红肿,剪刀都拿不住,但还是得练习。这个功夫我练了三个月。之后的三个月,我又练习打磨镜片,要把剪下来的一块平平的玻璃,用手打磨出弧度来,比剪镜片更难,更考验技巧和耐性。”
在先后学习了打磨镜片和验光配镜之后,结束一年半学徒生活的万巧茂才第一次领到工资。一年两千元的酬劳在当时并不算多,但已经对眼睛行业入了门的万巧茂还是打心底里感到充实。
万巧茂告诉记者:“我很感激当时的那段学徒岁月,虽然艰苦,当让我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理论上的不足。”
初创业:完成理论学习后掘得人生第一桶金 万巧茂所说的“理论不足”是他在做学徒时,逐渐体会到自己虽然拥有了实际经验,但却对“镜片为什么要打磨出这个弧度”,“验光为什么要采用这个流程”等这些实际操作的原理不清楚。所以,胸怀志向的万巧茂决定重新上学,去全面学习眼镜相关的理论知识。
“所以在2002年,我自己拿出2500元钱学费,到天津职业技术学院专门学习了一年眼镜理论知识。我就觉得,想要在眼镜行业闯出一番天地来,没有全面的系统知识是肯定不行的。”万巧茂对当时自己“回炉再造”的决定仍十分骄傲,认为自己选对了。
结束学习之后,万巧茂回到淄博,接下了以前老板的那个眼镜店,并把面积从10平方米一下子扩展成50平方米,正式开始了创业。由于万巧茂的技术好,理论强,经营头脑也灵光,所以生意越来越好,到了2006年时,他手头上就已经攒下了十多万的积蓄。
掘得第一桶金的万巧茂并没有安于现状,一个更大的发展规划在思维活跃的他的脑海中形成了。
大拓展:抓住好的经营模式令发展步入快车道 “在2005年时,广州那边就出现了‘眼镜直通车’形式的店面,直白的说,就是把店铺要么放在地下的负一负二,要么放在楼上二三层甚至更高,这种所谓‘上天入地’的经营模式最原则性的一点就是,坚决不把店铺开在一楼临街的地方。”万巧茂简要阐述了他在2006年时打算借鉴并践行的这种当时的新模式。
在从广州学习了经营经验回来之后,万巧茂就跟自己的大哥二哥一起,亲兄弟三人合计投入了三十多万,在淄博很繁华的一条商业街上租下了一个600多平米的顶楼店铺,开始尝试起“眼镜直通车”模式。
“那时对这个店真是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带着员工去广场去社区派发广告传单,进货的时候我亲自一件一件地仔细挑选,凡事几乎都是亲力亲为。当时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挫折,比如眼镜厂商不给我供货,说这种直通车模式不行,但通过我们苦口婆心挨家挨户的说服,才终于拿到了货品。”万巧茂对于当时背负的巨大压力依然印象深刻。
万事开头难,但一旦把头开好了,火爆的场面令万巧茂也没有预想到。“店一开门,生意就好的不得了,早上八点上班,晚上八点下班,一时不得闲。这个店选在三楼,但是人气还是高得很。”万巧茂坦言。这样的好局面让他坚定了把“直通车”模式走下去的信心。
这之后,在短短一年之内,通过谨慎的市场调研,万巧茂把店面相继开到了山东日照、甘肃兰州。他自己的眼镜事业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进青岛:在稳步布局的同时紧跟潮流谋划新篇 2007年,万巧茂带着成熟的眼镜经营模式和取得成功的坚定信心进军青岛市场。之所以选择青岛,在万巧茂看来是青岛的消费水平、时尚程度和市场规模等有利因素吸引了他。
“进驻青岛的第一站我选在了台东商圈,店面在地下,500个平方年租不到10万,虽然位置不显眼,但我的招牌很大很明显,而且我有信心让消费者走到我的店里,因为当时我摸索出来的这条经营路子是让我很有信心的。”万巧茂淡定自若地对记者说道。
据万巧茂介绍,进入青岛的同时也是万视眼镜的事业巩固期,陆陆续续又开了不少店面,在青岛相继完成了台东商圈三家店面,李村商圈两家店面,东部商圈一家店面,老胶南一家店面的基本布局。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别人说我思维超前,我只是不愿被潮流落下而已。”万巧茂说到自己屡屡成为眼镜行业的破局者和领军人时这样谦虚的表示,他继续说:“当我有了一定的店铺规模之后,我就想更进一步,用‘眼镜展览馆’这种新形式宣扬眼镜文化、引导眼镜时尚、提升眼镜观念、革新眼镜认知,这既是眼镜行业在将来的时代发展大趋势,也是我想完成自己十几年前进入眼镜行业时的一个最初心愿吧。”
结束采访前,万巧茂向记者再一次充满真挚情感的表示:“我是一个卖眼镜的,但我又不仅仅是一个眼镜商人。我愿意通过万视这个平台,通过青岛眼镜批发城这个渠道,向人们真真切切的传递有关眼镜的知识和文化,我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
文 孟祥龙
[编辑: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