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扫捏面燕插柳放风筝 清明将至莱西习俗真不少

2016-04-01 11:1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清明节,一个已经延续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在众人眼中,清明节最主要的习俗是祭扫悼念已逝亲人。然而,作为传统节日,就会有一些风俗活动。在莱西同样如此,依然流传着一些别样的习俗。

  临近清明节,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各种热卖的祭扫物品。黄纸、鲜花、纸元宝等,各种祭扫物品一应俱全。人们购买这些东西,最重要的就是清明节去祭扫悼念已逝亲人。

  然而,在莱西还有些别样的习俗。插柳折柳戴柳便是其中之一。据了解,我国古代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习俗,始于唐朝。唐高宗于三月三日游春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后来,老百姓将此演化为插柳,每逢清明,家家户户将柳插在井边,成语“井井有条”,就是来源于此。

  在采访时,不少老年人表示,对于这一习俗有所了解,但现在已经不再插柳了。今年80岁的李大爷说,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虽说插柳习俗不再延续,但柳树却是给人们报告春天消息的植物。“现在公园里的柳树都发芽了,春天也就来了。”李大爷说。

  除此之外,像放风筝、荡秋千、踏青和捏面燕都是清明节传统的习俗活动。市民赵先生说,据他所知,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眼中,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晦气都让风筝带走了。“放风筝流传至今,但并拘泥于节气,代表的意义也改变了,更多是感受春意和户外娱乐。”赵先生说。

  当然,现在莱西还流传着“过年的面,蒸小燕,吃了一辈子不着难”的说法。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地方关于捏面燕的传统依然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家住姜山镇的迟女士说,按照俗语来说,捏面燕用的是过年剩下的面粉,但现在不同了,生活好了,使用的都是新面。每到清明节前后,她们都会捏面燕,在一些老人眼中,捏面燕会给人们未来生活带来希望和幸福。

  记者 张强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清明 习俗 莱西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