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圣祥
国务院督查组在黑龙江省调研时,一些受访的民间企业家反映,招商引资时企业被奉为座上宾,但在项目投产后,地方政府承诺的条件不兑现情况比较普遍,“新官不理旧账”问题较突出。企业将之形象地描述为“JQK”:先勾我们进来,圈块地给我们,然后再尅我们。督查组就此建议,解决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根本还在于深化改革,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开放程度。(5月30日新华网) 招商时说一套,招来后做一套,凡此种种,用“JQK式忽悠招商”来概括,真是很生动很形象。这种现象,往往在地方换届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过去的招商政绩已经被前任官员拿走了,现在的官员自然会有新的政绩需求,特别是涉及环保、土地等话题,之前“勾”来的企业,不仅可能失宠成为弃儿,甚至可能成为被驱赶的对象。
很多地方招商引资搞“全民招商”,无非是让完土地让环境、让完税收让法律,看上去很有效,其实很难招到真正优质的资本。真正优质的资本不会冲着“无底线”优惠,而会冲着地方公共服务的质量,特别是言而有信的契约精神。资本的选择已经说明了这一点,那些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往往是政府公共服务水准较高,同时也较为尊重契约精神的地方,不会动辄以所谓“历史遗留问题”来敷衍搪塞。
这个意义上,JQK式忽悠招商堪称发展的毒瘤。也许,地方政府本意不坏,许诺的各种优惠做不到,也有国家政策不允许,或者地方实际达不到等原因,但是,可能做不到的就不要随意许诺,这是基本的诚信意识,更不要说“新官不理旧账”之类荒诞的理由了。
JQK式忽悠招商,伤害的不只是某个企业的具体利益,更是地方整体的投资软环境。这是一个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而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支点,就在于收回过度干预市场的有形之手,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并且恪守契约精神。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