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抢状元"能不能降降温

2016-06-24 10:5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李红梅

  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应有更开放的心态,真正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来吸引优质生源。倘若办学质量提不上去,就算公关做得再好,优秀生源也会做出取舍,这些年,越来越多的“状元”选择去中国港澳地区和欧美高校读书,就是证明。

  又到一年金榜题名时。随着各地2016年高考分数陆续出炉,高考状元们相继面世,高考志愿填报马上开跑,高校抢生源大战也一触即发。据大燕网报道,2016年河北高考分数6月23日凌晨放榜,文理高考状元均来自衡水中学,而6月22日晚上,两位状元就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连夜接到北京。在中国,北大与清华堪称最顶尖的两所名校,而就连这样的名校也连夜抢状元,让人真切感受到了高校生源大战的硝烟味。

  犹记得去年此时,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在微博“掐架”,互指对方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抢生源,花钱“买”考生。高校为抢生源,屈尊下顾甚至斯文扫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据报道,去年此时,山东省高考成绩还没公布,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国内名校的招生组老师已抵达青岛几所优质高中,甚至直接进驻高分生家里“游说”,提前打响生源大战。上门抢生源,这样费尽心机,实在是用心良苦。

  二、三本院校为了生存,使出“浑身解数”抢夺生源,可以理解,但清华、北大这样的国内顶尖名校也领衔“抢人大战”,原因究竟何在?在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录取状元的多少和录取分数线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高校地位的“重要指标”,抢高分生源就相当于捍卫“江湖地位”。特别是在“出分报志愿”的环境下,各高校对招生老师层层下达任务,将招到高分考生尤其是状元作为一线招生人员的政绩,甚至作为大学的办学政绩。

  针对往年招生乱象,教育部去年年初颁布了26条禁令,其中一条为: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但事实上,一些高校为了抢生源,仍在违背禁令招生,不惜违规给予考生预录取等优惠,却鲜见教育部启动调查,追究相关高校违规招生的责任。于是,高校“掐尖”大战今年又如期上演。

  国内高校招生大战,折射出“唯分数论”的畸形政绩观,无助于办学质量的提高,备受舆论指责。而在美国,大学生源争夺更激烈,名校也不例外,但分数不是唯一标准,还会考虑社区服务、领导才能、课外活动和工作经验等许多其他标准。大学应有更开放的心态,与其用违规手段限制或者干扰学生的选择、以录取分数来展示办学政绩,不如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来吸引优质生源。倘若办学质量提不上去,就算公关做得再好,优秀生源也会做出取舍,选择到境外高校就读。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名校 抢状元 李红梅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