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王家村柳腔剧团近50年来的兴衰

2016-07-21 16:0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柳腔剧团成员1958年合影(翻拍)。



  柳腔是青岛地区的汉族地方戏剧剧种,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逐渐由说唱变为演唱,虽然形式简单、表演朴实,但因乡音浓郁、生动有趣而颇受欢迎。又因受莱阳县(现莱阳市)四弦小调的影响,开始用四弦胡琴伴奏,并配以唢呐帮腔。初用四胡伴奏时,因无定式曲谱,琴师与演员不能完全协调,只能配合着往上溜,故称“溜腔”,后因溜字不雅,改为“柳腔”,即墨也因之称为“柳腔之乡”。随之,柳腔在胶东大地唱响,乡村各地纷纷学唱。

  >>>兴起

  村民搭台唱戏,丰富业余生活

  据村志记载,柳腔在王家村也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初,村民对柳腔的认识多来自于赶庙会,不少村民能哼唱唱段,但都没有系统性的学习与表演,大多是跟着曲调哼唱,没有师傅或学堂授课。民国初期,就有村民穿着大褂在大街中央的小台子处表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曲目,台下往往聚集村民前来听曲儿。“以前村子里没啥娱乐活动,大家聚在一起唱唱戏乐和乐和。”原王家村小学校长王周才说道。

  20世纪50年代初,柳腔演员刘明斋曾到王家村教授柳腔,柳腔演员张秀云曾组织剧团来王家村演出,这都大大推动了柳腔戏在王家村的发展。

  柳腔剧团的演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也把柳腔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在王家村普及。耳濡目染,渐渐地有些村民学会演唱柳腔小段。后来村内的文艺爱好者在金木方(后担任剧团“戏母子”,即戏剧导演)的指导下,在村里组织了一支柳腔剧团,自娱自乐。此消息一出,村民们纷纷响应,出钱出物,自发组成队伍。其中,王京进、王秀才、王正才、王维祥等人负责后勤,管理钱物。

  >>>繁盛

  柳腔剧团成立,村民出钱出力

  王家村在外工作的村民得知村子里要组建剧团,大家纷纷捐钱捐物供剧团购买乐器、道具、行头等,村民也热情地将家中的桌子、椅子等作为道具临时借给剧团。当时王汪氏(王维常之妻)为剧团做出过重要贡献,她善于缝纫,心灵手巧,为剧团制作了大量行头,并为戏服绣花,制作了凤冠霞帔、朝靴等模型道具,保质保量,为剧团顺利演出提供了坚实的幕后支持。

  1954年,在村民的通力合作下,王家村柳腔剧团正式成立。剧团成立后,聘请专业老师教授演奏技艺,剧团打击乐队有皮锣、皮鼓、鼓板、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等乐器,乐队最多时有二三十人,那时对外出售门票,每张5分钱,收入则用于剧团建设,剧团曾先后在崂山大礼堂、沙子口街、国棉四厂礼堂、崂山九中等地演出。1956年,柳腔剧团发展达到巅峰。

  >>>停滞

  劳动力迁出,柳腔发展受阻

  20世纪70年代末,市场经济推行,村民不再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大量劳动力外出工作,柳腔演出的发展随着演职人员的流动而进入停滞状态。“现在会柳腔戏的年轻人少之又少,村里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还能哼唱。”王周才说道,现在生活好了,村里的老人休闲娱乐时,会重拾柳腔戏自娱自乐,社区也应群众需要,准备进一步推动发展柳腔戏,让柳腔戏真正成为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宣传正能量前沿阵地。

  2007年,在崂山区文化局、中韩街道宣传科和社区党总支、居委会的支持下,王家村柳腔队重新组建,社区提供专门排练室、活动场地,并于2008年,王家村社区“柳腔”被崂山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图 本报记者 李丰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