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海区海洋公报:胶州湾有90种大型底栖生物

2016-08-18 11:1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记者 郭振亮 实习生 吴灵 报道

  半岛都市报8月17日讯 8月16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正式发布《2015年北海区海洋公报》,其中胶州湾冬季海水环境质量较好,春夏两季相对较差。海洋生物方面,胶州湾及邻近海域鉴定出浮游生物106种,大型底栖生物90种。

  海水浴场方面,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水质状况总体为良,较2014年有所改善,游泳健康指数为74,等级为良;适宜及较适宜游泳的天数占监测期的60%,部分时段受水母、浒苔影响。青岛石老人旅游度假区水质优良、海面状况良好,适宜开展各类休闲观光活动,部分时段海面出现漂浮浒苔,对游泳和海上休闲活动造成一定影响。2015年在青岛近岸海域进行了水母灾害监测,青岛近岸海域的有害水母主要是沙海蜇,旺发期集中在7月至8月。沙海蜇未对青岛前海一线海水浴场游客造成明显影响。

  在海水增养殖区方面,2015年对黄海中北部13处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开展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13处海水增养殖区综合环境质量等级均为优良。其中,青岛灵山湾增养殖区主要养殖种类为扇贝、贻贝、菲律宾蛤仔,环境质量等级为优良;青岛鳌山湾增养殖区,主要养殖种类为牡蛎、贻贝、菲律宾蛤仔,环境质量等级为优良。

  《公报》还发布了渤海海域和黄海中北部海域海洋环境状况,总体来说,2015年北海区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较好,80%的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符合第一、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北海区海洋沉积物综合质量良好,近岸局部海域沉积物环境未达到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要求。北海区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基本稳定。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环境质量较好,主要保护对象基本保持稳定。重点海水浴场与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适宜游泳或其他休闲活动的天数与2014年基本持平。

  解读

  半岛记者 郭振亮 实习生吴灵

  海水环境

  黄海中北部:2015年,该海域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冬季、春季、夏季、秋季超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是1259平方公里、1619平方公里、4181平方公里和4943平方公里,冬春两季较2014年有明显减少,夏秋两季明显增加。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2012年达到最大,为2950平方公里,2015年降至308平方公里。

  山东半岛: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第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分别占山东半岛近岸海域面积的73.7%、87.5%、76.1%、67.8%,主要超标物质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胶州湾: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符合第二类水质海域面积分别占胶州湾的100%、63%、52.4%、68.2%,冬季海水环境质量较好,第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87.5%;春夏两季相对较差,第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占海湾总面积近20%。

  海洋生物 

  黄海中北部:以大连湾及邻近海域、威海近岸海域、胶州湾等为重点海域,在黄海中北部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63种,主要类群为硅藻和甲藻;鉴定出浮游动物80种(不包括幼虫幼体),主要类群为水母类和桡足类;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347种,主要类群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胶州湾:夏季所获样品,鉴定出浮游植物56种,优势种为旋链角毛藻和劳氏角毛藻;浮游动物50种,优势种为太平洋纺锤水蚤;大型底栖生物90种,优势种为花冈钩毛虫。

  海洋保护区

  黄海中北部:14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监测结果表明,4处海水环境质量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14处保护区沉积物质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黄海中北部共有海岛生态系统保护区2处,河口生态保护区1处,生态系统基本稳定;生物物种保护区3处,海洋生物物种资源基本稳定;特殊地质地貌类保护区2处,保护对象稳定;海洋公园6处,滨海湿地、海岛、岛屿礁石群等海洋生态景观资源均能满足游客的游览观光需求。

  海洋灾害

  黄海中北部:沿海区域土壤盐渍化范围较小,盐渍化距离最大约6公里,盐渍化类型以硫酸盐-氯化物型和硫酸盐型为主,多为盐土和中盐渍化土。与2014年相比,各监测断面盐渍化程度基本保持稳定。

  青岛近岸海域:2015年进行了水母灾害监测,青岛近岸海域的有害水母主要是沙海蜇,旺发期集中在7月至8月,主要分布在青岛原胶南至石老人近岸海域。沙海蜇密度小于1个/公顷,明显低于往年同期。沙海蜇未对青岛前海一线海水浴场游客安全造成明显影响。

  海洋倾倒区

  黄海中北部:对5个海洋倾倒区进行了海洋环境影响监测,结果表明,海洋倾倒区海水环境质量与周边海域差异并不明显;海洋倾倒区及周边海域沉积物质量与底栖生物群落状态良好,倾倒活动未对周边海域环境质量造成明显影响。多数海洋倾倒区水深状况满足继续倾倒的功能要求。

  青岛胶州湾:外三类疏浚物海洋倾倒区受倾倒活动影响,倾倒区内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凸起,位于倾倒区西南方向,最浅水域水深不足3米。

  陆源污染物

  黄海中北部:2015年沿岸主要江河径流携带污染物入海总量为:化学需氧量29万吨、石油类954吨、硝酸盐氮52336吨,氨氮4238吨、亚硝酸盐氮1774吨、总磷4204吨、铜120吨、铅56吨、锌522吨、镉10吨、汞1吨、砷87吨。

  与2014年相比,化学需氧量、营养盐和石油类入海量大幅减少,重金属锌入海量有所减少,其他重金属和砷入海量基本持平。

  海洋垃圾

  黄海中北部:2015年对大连、青岛等地滨海旅游度假区、港口、入海河口等重点监控海域开展了海滩垃圾和漂浮物监测,监测海域以长度小于10厘米的中小块垃圾为主,长度大于1米的特大块垃圾极少。垃圾种类以塑料袋类为主,占海洋垃圾总量的一半以上。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北海区 海洋公报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