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沂源男子李杰(化名)在黄岛一家装饰公司负责拉客户,为多赚钱,他从网上购买了两万多条小区业主信息逐一联系,但业务提升效果不明显。为了捞回购买费,李杰通过QQ群、微信群等将这些信息贩卖给别人,结果被警方擒获。因同样原因被黄岛警方擒获的还有淄博男子黄伟(化名)。记者昨天了解到,目前两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买房后频接骚扰电话 家住黄岛某小区的杨先生最近非常苦恼,今年初,他购买了一套新房,买后时间不长,他就开始接到一些装饰公司的电话,问他是否有装修新房的需要。直到半年多后,杨先生还经常接到此类电话,不胜其扰。杨先生同邻居老李说起此事,老李双手一拍,感叹地说自己也经常接到这些装饰公司的电话。他们认为可能是物业公司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于是多次到物业投诉。物业公司也是一头雾水,坚称信息不可能是他们泄露出去的。众多的装饰公司是从哪里得到杨先生和老李的个人信息的呢?这似乎成了个谜。无奈之下,爱较真的杨先生报了警。
QQ群里叫卖个人信息 今年7月,黄岛公安分局网警大队接到多名市民的举报,他们遇到的问题跟杨先生一样,都怀疑自己的信息被泄露。与此同时,民警在多个论坛网站上也发现有网民吐槽这个问题。经过详细调查,民警发现,在一个“装修装饰交流”QQ群里,有两名比较活跃的网民多次发布消息,称自己有小区业主信息可出售。
民警进一步调查得知,这两人分别是沂源县人李杰和淄博市人黄伟,都暂住在黄岛。在掌握了李杰、黄伟涉嫌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有力证据后,黄岛警方先后于7月18日和7月25日将他们抓获。
倒卖信息获利1万多元 据李杰交代,他今年21岁,大专毕业后就留在了黄岛打工,在一家装饰公司负责拉客户。为了多联系客户多挣提成,李杰想到了从网上购买小区业主信息。2015年9月,李杰通过QQ找到了卖个人信息的网友,花2000元购买了某小区的业主信息。今年3月和7月,李杰分两次又从这名网友手中购买多个小区的业主信息,花费了3300元。这些信息内容包括业主姓名、电话、小区楼号、单元户号,甚至房屋面积一应俱全,共24000余条,涉及业主8500余人。
在买到这些信息后,李杰的业务量有所上升,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于是他就想转卖这些信息“回收成本”。李杰在“装修装饰交流”QQ群里发布了出售信息的消息,很快就有人向他购买信息,李杰获利1万余元。
伪造银行信息转卖赚钱 黄岛警方抓获的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黄伟今年29岁,同李杰一样,他也在装饰公司工作过,他早在2014年1月就开始了转卖个人信息的行为。
黄伟买卖的信息涉及内容更多,包括企业员工信息、车主信息、小区业主信息、银行客户信息等。据黄伟交代,他所掌握的企业员工信息是他在2013年从事企业培训工作时,一些企业提供给他的;车主信息是他用企业员工信息交换来的;小区业主信息则是他在装饰公司工作时,老板提供的。为了增加信息量,黄伟还利用现有的信息,加上银行名称及存款数,伪造成银行信息转卖。
据黄伟交待,由于他转卖的信息时间比较长了,而且有些信息是他加工伪造的,因此卖的价格就便宜,累计获利8500余元。
警方提醒增强防范意识 办案民警在侦办李杰、黄伟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时发现,一些装饰公司为了多拉客户,“共享”业主信息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同的装饰公司之间,员工互相置换客户信息,他们竟然把这当作“行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民警介绍,任何出售、泄露、窃取、购买、交换公民信息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个人泄露本单位的员工信息,也会受到法律制裁。
黄岛公安分局网警大队民警提醒,市民发现个人信息遭受侵犯时,要及时举报或者报警。增强个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也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在公共场所喜欢使用免费开放的WIFI网络,或在微信朋友圈晒个人出行信息,网络上许多的抽奖活动等都需要提交个人信息,这些都非常容易泄露个人信息,因此要格外慎重。(记者 赵玉勋 通讯员 齐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