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记者 孙林 通讯员 蓝大顺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偿……2016年,即墨市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社会保险的参保率大幅度提高,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人数也大幅度提高,在这提高的背后,昭示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蕴含着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社系统等部门的民生情怀,当然,也离不开即墨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的奋斗集体。
社保花开,幸福万家 眼下正是即墨的冬天,寒风微凉,阳光正好。50岁的市民张先生在河边散步,感觉满足而幸福。而就在半年前,他在作业中不慎从一处工地摔下,腰部和腿部都受了重伤,躺在医院忍受着身体上的疼痛,也为巨额的医药费所苦恼。如今,他不仅重新站了起来,还拿到了工伤赔偿,再过几年,养老金也该开始按月领取了。
实际上,就在张先生这些普通老百姓的身后,在你我看不见的地方,有一张温情的社会保障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他们的急难和需求,这张网以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为方向,以五项社会保险为核心,覆盖城乡,一次次帮助他们渡过人生的难关,重获平凡的幸福。
记者从即墨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了解到,截至2016年11月,累计征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22.6亿元,新增参保企业单位528户,新增参保职工1.6万人,共为全市百姓发放养老、工伤、生育保险待遇9.9亿元。
社会保险涉及基金数额大,统计报表的每一个数字哪怕每一个小数点都影响着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为了保障业务办理的准确性,同时使工作效率达到最优化,即墨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主任李惠民带领着33名干部职工,以优质的社保服务为市民架起了一座“暖心桥”。
尽管只有33人,但所承担的工作职能却很多,无论是服务大厅的一线工作人员,还是后台的管理人员,每个人工作起来都是多面手,从领导到职工,大家工作不分份内份外,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党员干部的身影。以民生服务无小事为工作突破口,始终把百姓需求和冷暖挂在心头。市民大厅窗口先后获得青岛市三八红旗集体、青岛市巾帼红旗岗、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等殊荣。
为社保基金保驾护航
用行动将“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社会保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年老、疾病、工伤、生育、失业等群体需要“用”,中青年等有劳动能力群体等待“取”。一旦源头缴纳社会保险的人少了,就会取用失衡,影响社保基金安全。
“经济下行大背景下,企业效益普遍滑坡,社保资金缴纳源头萎缩,必须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高征缴总量,保障社保基金安全”。面对工作困境,李惠民与搭档社保处党总支书记高永强,积极和同事们一起想办法,成立了扩面、清欠、追缴三个工作小组,开展“扩面征缴专项行动”。
扩面小组组长李智亮说:“我们组主要负责挖潜,目标是重点组团的大企业、新企业,只要是符合扩面条件的,我们就挨家上门宣传。碰上好说话的还行,要是碰上不好说话的,连门都不让进,挨骂吃气是家常便饭。”
一汽大众华东基地项目于2015年7月进驻汽车产业新城,社保处从项目入驻初期就积极介入,主动帮助企业办理社保登记立户和职工参保手续。根据项目处于建设初期的实情,副主任管崇波、征收科于青雷、鲁燕共同研究制定了“空中服务”模式,解决公司暂时未在即墨设立办公点、不能直接到窗口办理业务的问题。由鲁燕通过网络与一汽长春总部建立专线联系,每月定期沟通,随时掌握、解决企业的社保需求。
因为服务超前到位,一汽新招用的3000余名职工顺利参保缴费,不仅职工吃了定心丸,也为项目入驻提供了有力保障,还带动了区域内其他企业参保扩面工作,可谓一举多得。
企业欠缴保险费,需要催缴,难度一般很大。某镇一外资企业欠缴60名职工社保费30多万元,在下达限期补缴通知书时,企业负责人躲避不见,多次让清缴人员吃闭门羹。清欠小组组长于青雷说:“没有办法,只有不厌其烦做工作,讲政策讲风险,再困难也得动员他们解决问题。”
对于多领、冒领社保待遇的,必须追缴。每年职工认证,就是杜绝冒领的方法,但有时候退休职工认证完不久人就去世,但家属不及时办理待遇终止,继续领取待遇金。这种情况,一般在下一个资格认证时就会被发现,打时间差冒领的钱,就得追回来。
“发钱容易,要钱难!”追缴小组组长周信杰深有感触。追缴小组成员杨瑞政更是感同身受:“一户多领供养亲属的待遇,前几天我们刚追回来。当事人的母亲是供养亲属,去世后未及时办理待遇终止,其家庭情况挺复杂的,拒不配合我们工作。最后,我们想办法从她女儿那儿找到了突破口,终于把4100元待遇金追了回来。”
“新增参保企业83家、参保职工新增3929人;清缴社保欠费1715万元,追缴多领冒领社保待遇61.7万元。”副主任于洁说,“这是今年扩面追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的成绩单,数字背后,是工作人员的艰辛和汗水。”
老百姓最痛恨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社保政策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很容易发生供求矛盾,有的群众对国家政策不理解,带着很大的不满情绪来访,难免口不择言。
“快乐工作,贴心服务”,是社保处主任李惠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提出的“一切为群众服务、为群众服务一生,效能提速,精准服务”等要求,内化为社保处工作人员的共同理念。
大信镇(普东)长兴村退休职工黄某2009年12月去世,按政策,他的老伴可以享受供养遗属待遇,但是对方不熟悉政策一直没来办理。
工作人员杨瑞政比对档案发现后,主动上门联系,为其补办手续补发待遇金3.1万元,67岁的老人手捧着这笔钱,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眼泪一直在眼眶中打转儿。
这样的故事还有太多。平凡的岗位,没有炫目的光彩,只有矢志不渝的坚守和始终如一的优良服务,让群众温暖。
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社保处组织开展了“身入基层、心入群众”联系基层活动,坚持服务前移、重心下移,提高服务质量水平。“简单说,就是‘四联’,即联区位、联企业、联群众、联中心,班子成员联系1个重点区位、干部职工每人联系2~4家企业、每名科长联系1~2个贫困户、每个科室联系2~3个镇级服务中心。”高永强解释说。
“我们山大青岛校区除在编教职工外,还将招用职工餐厅、物业后勤等编外人员,需要在本地参加社保,应该怎样办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开学前一个月,副主任于思华带队专程来到学校,与校综合办公室、保卫处、学生处、校医院、学科平台队伍建设工作组等部门负责人座谈,为学校送政策、送服务上门。通过座谈,摸清了学校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逐一帮助解决社保困难,为学校顺利开学保驾护航。社保处以山大青岛校区为开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到青岛蓝色硅谷区域内新入驻的多个企业单位,走访座谈,为入驻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
在联系基层活动中,社保处组织职工与62家参保企业结对,提供“管家式”服务,累计联系企业820回(次),帮助协调解决各类业务问题210余件次,完成社会保险基金征缴20.3亿元。
此外,生育保险提高了分娩医疗费定额标准,新增了13个分娩相关病种;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联网结算模式不断完善;缴费信息实现了网上查询、自助终端查询;还在市民大厅开设了便民自助服务区,每月上万件(次)以上业务转到自助服务区,减轻了群众排队压力;打造了企业服务QQ群、社保微博、微信等网络宣传平台,其中“即墨社保”微信公众号被评为“2016年度即墨市‘最具公信力’微信公众号”……社保处正在用实际行动,一点一点地兑现服务群众的承诺,把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缩短为“零距离”。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