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多点开花" 健康西海岸亮点纷呈(图)

2016-12-23 06:5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黄岛区中医医院医生入家庭送健康。



  

基层卫生院巡回服务团队开展为群众免费健康查体活动。



  

医务人员照顾婴儿。



  文/图 半岛记者 李峰 丁扬 通讯员 王伟 王先鹏

  “医疗之业,乃生命之所系。”医疗卫生事业直接关系到百姓身体健康,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青西新区通过建设区域协同型胸痛中心、构建整合型慢病与心脑卒中防治智慧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开展精准健康扶贫、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全面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等一系列创新服务,全面布局、多措并举打造健康新区,勾勒出一幅以百姓生命健康为基色的宏伟蓝图。

  ■案例

  健康新模式

  村民享“保姆式”医疗服务


  “平时吃饭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候该出去遛遛弯,去多长时间,这些都有专门的医生提醒我们,感觉我们的生活现在越来越健康了。”自新区在泊里镇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试点以来,家住泊里镇河东村的丁培德老人是第一批受益者。今年70岁的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加入防治一体化知己健康管理模式着实让他享受到了“保姆式”的医疗服务。“现在吃饭吃药、出去活动都有人通知,在医院还有专门的健康档案呢,我们生活比以前放心多了。”

  在黄岛区第三人民医院,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进行签约,让服务对象佩戴能量监测仪,形成监测数据,通过计算机知己健康管理系统生成基本健康数据信息,由医疗管理团队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此次试点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与服务对象签约,这样在健康管理系统里,医疗团队医生就能每周开出个性化‘饮食处方’和‘运动处方’,指导服务对象吃什么、吃多少,实现能量平衡有效运动。”黄岛区第三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说起如今的医疗条件,今年73岁高龄的泊里镇河西村村民贾世芹也露出满意的笑容,她告诉记者,自家庭医生签约以来,医生不仅为她提供家庭医生电话咨询服务,并办理了门诊大病业务。贾世芹说,以前自己有糖尿病,经家庭医生监测,发现血糖控制不理想,家庭医生建议应用胰岛素治疗,目前控制平稳。之后在一次查体时,家庭医生又发现她血压偏高,及时给予正确的饮食及运动指导,目前她血压控制良好。去年11月份,她左下肢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联系家庭医生后得到及时理疗,家庭医生还对她进行后期的运动指导。

  “每次身体有哪个地方不舒服,我就会给家庭医生打电话,他们总是热心的给我解决。”不少村民对于家庭医生制度都十分肯定。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给村民带来的实惠是西海岸新区打造“健康西海岸”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以来,黄岛区卫生计生局通过卫生计生改革创新、建设区域协同型胸痛中心、构建整合型慢病与心脑卒中防治智慧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扎实开展精准健康扶贫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办医等举措,打造健康西海岸新区。

  亮点

  1

  院前院内同步

  抢出黄金救治时间


  2016年3月14日晚,家住藏南镇瓦屋村的许女士,在睡觉时突然感到头晕、恶心、呕吐,并且伴随着胸闷和胸部压迫感,随后许女士拨打120求助,救护车40分钟后赶到现场将她送到黄岛区人民医院救治。3月24日凌晨,住在市区的杨女士突然感觉胸痛,背部放射痛,凌晨两点左右家人拨打120求助,救护车5分钟后到达现场将杨女士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根据黄岛区2012年~2015年心脑血管监测报告显示,新区的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居民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调查数据也显示,新区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现状非常堪忧,急诊急救体系缺乏信息化沟通渠道,各流程之间存在信息盲点,浪费了大量急救时间。

  为了更好地解决胸痛急救难题,2016年,黄岛区政府投入340余万元,对全区的急救网络进行升级扩容,建设黄岛区胸痛急救区域协同平台,通过车载无线信息传输技术,打通院前与院内的信息壁垒,为患者抢救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进一步提升院内救治能力,通过设立心脑卒中高级救治中心(西海岸医院)、初级救治中心(黄岛区人民医院和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区第二中医医院)以及心脑卒中防治门诊(各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了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防控网络体系。

  “完整的胸痛急诊救治应该是一个区域协作的机制。”黄岛区卫生计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院前急救医生首次接触患者,在运送医院途中就会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快速做出判断,同时心电图通过信息化手段传输到有救治条件的医院进一步确诊。一旦确诊后就绕过急诊病房,由120将病人直接送到介入室,而介入医生在病人到达前就已经全面做好术前准备,这一切在两小时内完成,就能为患者抢回黄金治疗时间。

  据了解,虽然该项目仅实施了不到半年时间,但已经初显成效。所有急性胸痛患者缩短了从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对于STEMI患者,缩短了从首份心电图至确诊(初步诊断)的时间,且月平均小于10分钟的比例达到了100%。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顺利加入山东省胸痛联盟,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中风病科获得国家脑卒中中心联盟资质。

  2

  分级诊疗防治

  慢病与心脑卒中


  胸痛抢救固然重要,但是要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坚持坚持防治结合,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为此,新区卫生计生局以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以移动互联网+区域化信息共享平台为支撑,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初步建立了融高危人群筛查、临床预防干预、急性期规范治疗、康复管理、全民健康教育为一体的慢病与心脑卒中防治智慧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我们从全区35岁以上人群中筛查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纳入干预管理范围,对每名高危群众每年进行2次干预随访,实现了防控措施的‘关口前移’。同时对筛查出的高危个体,为其‘量身定做’一对一的干预方案,有效降低了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还实行差异化支付政策,对参保人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就医实行差异化医保报销政策,对符合规定向上转诊的住院参保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向下转诊的住院参保患者不再另设基层住院起付线。

  同时,新区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在泊里镇和长江路街道试点,建立责任医生团队与居民之间良好的契约服务关系,使城乡居民获得连续、综合、便捷、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借助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和可穿戴设备,通过对主要健康指标实时提醒、医生医嘱信息的及时推送以及病友交互等,实现以日常家居管理与社区疾病诊疗相结合、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相结合的慢性病全程管理,让村民足不出户享受“保姆式”医疗服务。

  截至目前,全区5家二级医院,10余家一级医院通过组建医联体等方式,使2.6万余名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市级专家的诊疗服务,全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达到72.5%和70.78%,患者血压控制率从9.23%提高到了63.35%,血糖控制率从30.29%提高到了52.88%。

  3

  精准健康扶贫

  可先住院后付费


  泊里镇庙后村的王永红因患慢性病需要常年用药物维持病情,但因为家里困难,他只有在病情严重时才吃点药。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黄岛区第三人民医院“下沉医疗服务、情暖基层百姓”服务团队带着药物来到王永红家中,并为他做了详细的身体检查,再三叮嘱他要多做扩胸运动和深呼吸等康复锻炼,临走时还将名片留下,让王永红有需要就随时给他们打电话。 

  “解决贫困人群的看病难题,是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保证,同时也能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重复发生。”黄岛区卫生计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施精准健康扶贫,黄岛区卫生计生局已经完成了对全区贫困人口患病状况的摸底调查,将其分门别类建立完善了贫困人口健康信息档案。此外,贫困人群就医过程中还可享受优先预约、优先服务、优先反馈、优先发放的“四优先”政策。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卫生计生服务资源下沉,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看病就医不方便、负担重等问题,目前,黄岛区以区级医院、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村居卫生室配合,搭配临床医师、公卫医师、执业护士和辖区乡村医生等医务人员,共组建245个“下沉医疗服务、情暖基层百姓”服务团队。截止到目前,全区已累计出动医务人员7851人次。

  此外,为对贫困人群的健康进行系统管理,黄岛区卫计局设计印制了《健康关爱手册》,采取“逐户上门、集中定点”的形式以户为单位免费发放,就医时可享绿色通道,落实预约诊疗、转诊转院、分类救治、先住院后付费等优先、惠民、减免服务举措。

  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黄岛区还设立了2000万元的扶贫医疗救助基金,为贫困人口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所发生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费用进行救助。另外,贫困人口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常用药物,由辖区镇街卫生院免费供应政策。截止到目前,全区共为贫困人口优惠减免医药费用7.37万元,累计为47名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发放扶贫医疗救助资金12.57万元,省定贫困人口所患37种重点疾病分类救治任务已全部完成。

  4

  鼓励社会力量

  办医引进高层次人才


  说起看病,一般人总习惯去公立医院。全国绝大部分就诊量在公立医院,日门诊量过万人的医院已不罕见。其实,看病难,主要是指在公立医院看病难,就诊体验不好,服务质量不高。解决看病难,改善看病体验,必须鼓励社会办医,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记者从黄岛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了解到,为了鼓励社会力量办医,新区管委、区人民政府在今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意见》,并出台与之配套的《社会资本办医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从政府层面解决社会办医的后顾之忧。

  黄岛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符合政府要求,该社会办医疗机构就能享受社会办医专项扶持资金补助,包括实际开放床位补助、高层次人才引进补助、大型医疗设备购置补助、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补助等四个项目补助。实际开放床位规模在100张以上299张以下的新建医疗机构,按照每床5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实际开放床位规模在300张以上499张以下的新建医疗机构,按照每床7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实际开放床位规模在500张以上的新建医疗机构,按照每床1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在引进高层次医疗人才方面,也有相应的利好政策。日前《青岛市黄岛区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和培育办法》正式出台,对人才引进补贴及待遇都相当丰厚,引进的全职高层次卫生人才对应第一层至第四层次分别享受100万元、20万元、10万元、6万元的安家补贴。还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享受人员编制、职称聘任、配偶及子女安置等相关待遇。鼓励社会力量办医与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相关政策,从实际问题出发,医患两端都可以说是一则利好,有力地推动新区医疗发展。

  5

  创建“6+N+6”模式

  落实“全面二孩”政策


  2016年是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计划生育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工作要求相应发生变化,亟需建立起与生育政策相适应、与群众需求相贴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机制。为此,区卫生计生局为进一步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印发了《黄岛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在“五好N创新六满意”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6+N+6”模式,即六好、N创新、六满意。模式一推出,就赢得了群众们的满意,满意度高达99.7%。

  单看“6+N+6”或许晦涩难懂,但只要拆开来看,便可知晓其受群众认可的原因。“六好”包括计划生育工作领导重视好、队伍建设好、服务管理好、基层基础好、阵地建设好、工作成绩好,有利于计划生育网底工程的夯实。“N创新”重点突出工作方式方法和机制创新。以务求实效为目标,鼓励镇(街道)和村(居)在工作中多项、多点创新,只要是好思路,实施不分创意大小。而“六满意”则是重点突出做好干群满意度提升。以新市民、孕产妇、避孕夫妇、办证群众、利导家庭和基层计生干部满意为主要目标,督促基层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细化便民服务举措。

  记者了解到,得益于“6+N+6”模式的推广,一系列创新项目脱颖而出。在珠海、铁山等街道“计生服务事项一次性办结”、隐珠街道“重点工作交办单”等创新项目深受百姓好评。其中长江路街道“微政服务”试点的生育登记微信办理、快递发证模式,已使503个家庭受益,该项创新在全国同行业中尚属首例,被市卫生计生委作为创新工作案例上报市委、市政府参评。新区也被确定为中国计生协会“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2016年青春健康高校项目点”、“青春健康俱乐部示范点”。让创新的力量支撑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格局,为“全面二孩”政策注入了新鲜活力,为群众谋福祉。

  展望 新区医疗从“互联网+”迈向“国际化+”

  卫生计生惠民,软硬件是保障。随着新区的快速发展,新区以优化完善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为核心、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构建现代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机制为抓手,推进实施国际化城市战略,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在“互联网+”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正大步迈向“国际化+”。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软硬件建设首先就要达到国际一流。新区依托良好的基础条件,创新体制机制,引进了国内外优质健康服务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的健康服务业,医疗服务、疗养康复、养生健身、健康管理、健康保险、医疗旅游等健康服务业得到了强而有力的发展。目前,已有美国费城肿瘤医院、万达中英国际医院等16个高端卫生项目在谈在建。

  其中,青岛质子医院引进全球最先进的肿瘤质子治疗设备,项目作为肿瘤专科治疗中心,设置20个临床科室;青岛西海岸国际医院项目规划建设国际女子医院和国际康复医院,项目可实现700人就业;青岛西海岸中医医院项目总投资11.8亿元,规划建筑面积20万平米,将依托首都医科大学优质医疗资源,建成涵盖肿瘤专科、中医经典临床科、风湿病专科等多个特色学科,集中医诊疗、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基层硬件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更是在多个尖端医疗领域填补了省内空白,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初步得到满足。 

  有了国际化医疗设施与技术的助阵,自然少不了符合国际化水平的医护人才。

  记者了解到,近年随着各大中外合作项目落地西海岸,不少外国人来到了新区常驻,其就医需求有了明显的提升。为对接国际,新区在加大医疗硬件设施水平的同时,着眼卫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尤其是以英语及各类小语种优秀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随着高端医疗人才的引进,外国人在西海岸看病不再难,服务质量有保证,得到了来青发展的国外友人一致肯定。

  现在西海岸新区,医疗领域优化医院管理体系正在加速推进,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逐步推开JCI认证,打造国际化精品医院。国际门诊正在加速完善,在一级医疗机构中对国际门诊建设体系探索实行全程管理的特约诊疗模式,与高端健康管理绑定,面向集团高管、国际保险等金牌客户,实行全流程、立体式、个性化医疗服务,以求与国际知名医院门诊服务模式接轨。智慧医疗正在深入推进,全面实行“互联网+”健康医疗益民服务,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在英国NICE(英国国家卫生与社会服务优化研究院)质量标准开发流程框架下,开发和优化以循证证据为基础的慢病分级诊疗一体化管理工作。一系列举措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为百姓谋福祉、促保障,真实反映着新区医疗发展“加速度”。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国际化特色的“健康美丽新区”时代,必将到来。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内容: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半岛官方网站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