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勇海
近日,多位市民反映称,自己朋友圈里多了一批“微信医生”,仅通过微信聊天就可以看病、开药,治疗范围涉及静脉曲张、脱发等多类疾病。与此同时,有正规医院医生发现自己的照片被“微信医生”盗用。记者调查发现,“微信医生”是否具备职业资格难以证明。专家表示,远程看病不现实。北京市卫计委建议称,“微信医生”监管困难,建议不要相信。(1月13日《北京青年报》) 在追求快捷高效的网络时代,很多人已经习惯通过网络解决问题,包括看病找医生。要么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大概症状,查查自己大致在哪方面出了问题,要么在微博、微信里关注一些或真或假的医生,感觉身体出了毛病时就上网问诊,甚至让网上或真或假的医生开药治病。
对患者来说,身体若有恙,可向“微信医生”咨询相关病情,了解相关医学知识,但不能尽信之,更不宜轻易照其方抓药。怀着存疑心理,保持独立思考,才是理性的做法。因为疾病要得到确诊,不仅要当面问诊,还应用必要的仪器来检查,而“微信医生”不曾当面接触到病人,又如何确诊?草率地听从甚至迷信之,很容易导致误诊、贻误病情等严重后果。
诚如北京市卫计委所说,“微信医生”监管困难,他们很难通过微信聊天,来确认对方是真医生还是假医生,且“微信医生”不会透露真实地址,甚至干脆没有坐诊地,线下打击困难。即便如此,监管部门也要迎难而上,可以与微信平台加强合作,要求平台对开展微信诊疗服务的个人账号或公众号加强监管,查证微信平台对“微信医生”是否真正执行“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实名制原则。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