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之全国人大代表周厚健:海信选择产业有两条“铁律”

2017-03-09 07:51   来源: 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娄花李晓哲 徐杰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李克强总理报告中提及的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海信早有布局,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在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时透露了一个海信做到第一却鲜为人知的产业——智能交通。海信智能交通将在2017年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在周厚健看来,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在于提高产品档次,走向高端,而智能交通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



  最恐惧的是失去技术领先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海信开始了产业领域拓展的探索。这基于周厚健的基本判断:凡是同质化的、技术门槛低的领域,必然会发生残酷的价格战。只有技术含量高,利润率才会好。

  为此,海信先后进入芯片、智能交通、光通信等领域。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在于提高产品档次,走向高端,“做到这些,制造业一定还有20年的好日子过”,周厚健说。

  家电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为了取得持续增长,中国家电企业各显神通,有的向上游拓展,有的转向智能服务,而海信选择了门槛极高的商用业务。周厚健认为,通过产业高端转型实现经济结构升级,对企业而言是最务实的做法。

  从1998年进入智能交通领域以来,海信从科研突破,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实现市场突破,用十几年时间做到了中国第一,世界领先。“制造业必须有研发支撑,海信最恐惧的事情是失去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周厚健说。

  面对这些年略显浮躁的行业大环境,周厚健保持着一套朴素的价值观:大企业有大企业该做的事,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顶天立地”,这个“天”就是国计民生。“发达国家无不是大企业云集的国家,做大后的海信更不敢忘记肩上的责任”,周厚健说。

  这成为海信选择产业的两条铁律:一要关系国计民生,二要掌握关键技术。海信积极投入到经济结构升级中,行业缺芯片,海信便做芯片;外国垄断的智能交通信号机价格昂贵,海信便进军智能交通。海信用这套朴素的哲学把企业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海信等一批大企业的发展壮大,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的国力增强。

  海信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机器人,因为“海信的规模增长了,带动的就业会更多,制造领域的岗位并没有减少,人还能从一些繁复的劳动解放出来”,周厚健说。

  具体到海信智能交通产业,在做到中国第一后,海信智能交通将在2017年走出国门,进军国际。而为了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周厚健透露,不排除收购国际一流研发团队的可能。从2008年至今,海信智能交通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长着,海信B2B业务以26.28%的收入占比,贡献了38.69%的利润,默默缔造着“另一个海信”。

  没有品质就没有品牌

  “品牌最根本还是质量,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来说,质量都是最重要的,产品质量应该成为国策。”周厚健说,企业的质量也应该成为企业最高的战略。产品的质量不会跟企业一荣俱荣,但足以一损俱损。没有品质就没有品牌。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周厚健看来,从企业自身来讲,要具备人才、企业上下要达成统一的价值观,要具备保证技术和设备的能力。再一个是坚定地打击伪劣产品。允许伪劣产品在市场上生存,那就是对品牌的沉重打击,这要最先做到。

  在人才方面,一个是培养,一个是引进。引进的人才还要把内在潜能挖出来。不仅在品质上,实际上在企业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把人才聚集起来,调动起来。

  企业一刻都不能停止创新

  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所以海信一直把技术立企、抓好创新作为重要的战略。“从工作体会中,凡是中国企业在世界产业领域有一席之地的,无一例外是创新做得好,无一例外是产品水平走在前面。产品是企业和市场的媒介,市场通过产品向企业传达需求,企业通过产品向社会展现自己的能力。”周厚健说,海信这些年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一直在总营业额的5%以上,营业额在提高,创新投入也在提高。

  实际上在两会现场展示的海信激光电视确实在世界上取得很领先的位置。企业一刻都不能停止创新,海信今年也将在智慧城市领域深耕,包括智慧城市的应用,包括城市平安管理、电子政务、智慧社区、智慧家居,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智慧城市系统已经做了3年多时间,今年将完善系统和模块,加强应用层面相应体验。

   [编辑: 杜倩倩]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人大代表 周厚健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