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青岛市人大代表、环保社会监督员、环保热心人士、媒体记者走进大沽河、墨水河等胶州湾入湾河流综合治理现场,对近年来青岛入湾河流综合治理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做进一步调研。
墨水河连续两年水质达标
墨水河河水缓缓流动,整条河流水体通透,绿树、草坪掩映河流两岸,不时有水鸟从水面上略过。
不曾想到,2015年,因河流内污水横流、水体恶臭,相关责任人曾被山东省环保厅约谈。反观如今的墨水河,水面上看不到漂浮的垃圾,也闻不到刺鼻的臭味。
墨水河干流河道全长41.5公里,经即墨市、城阳区注入胶州湾。墨水河综合治理指挥部工作人员史志群说,自2015年5月开始,城阳区加快墨水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扩能、限排、截污、严查四项举措,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立即开展整改,在短期内实现了墨水河水质的明显改善,墨水河城阳区段省控断面水质从2015年7月开始经省市抽测已连续实现达标。
污水直排口全面截污是治理墨水河的首要任务。唐尧初介绍,治理之初,即筛查出30处直排口,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截污。为了不让污水进入墨水河,进而流入胶州湾,相关责任部门在虹子河、爱民河下游石砌了两座拦污坝,此举将河道上游突发来水及时抽排至污水管网;修建完成1座800立方米的错峰调蓄积水池,解决了古庙工业园地势低洼,污水井冒溢问题。
据悉,城阳段墨水河流域综合整治总投资约10亿元,全长约14公里,包括清淤及护岸修补、蓄水构筑物、雨污水管线建设、污水直排口截污等工程。在前期规划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收集净化后的雨水可用于道路浇洒、景观浇灌,过量雨水通过设置溢流收集管道最终排入墨水河,实现减小地表径流、削减污染量的目标。目前,已完成两座蓄水坝建设工程,两岸绿化约9万平方米,栽植雪松、楸树、白蜡等各类乔木1万余株,栽植地被5万平方米,打造了连续不间断的生态景观水面。
大沽河建成了水利风景区
在大沽河青岛高新区段,河道两侧长满绿植,河面上的河水和裸露的滩涂相互映衬,大量白鹭和野鸭在此安家。
大沽河是青岛重要的防洪排涝河道,也是重要的供水水源地,是胶东半岛最大的河流,总供水量4.6亿立方米,占青岛总用水量的一半左右,为青岛工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
为守护青岛的“母亲河”,大沽河治理工作2012年8月全面启动,共实施了防洪、水源开发、道路交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小城镇与新农村示范建设等七大工程建设。依托河道治理,不仅水质实现了改善,两岸居民通过灌溉农业、经济林产业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还享受到了治河的巨大红利。
“近期青岛持续降雨,加之上游地区水库受降雨影响开闸泄洪,大沽河预计不久将全线实现水清草绿景象。”青岛市大沽河管理处副处长张言林介绍,大沽河总体规划为打造3大滨河旅游区、5大湖泊9大湿地,连通15个旅游功能点,改建13座桥梁,建设10座拦河堤坝。目前大沽河防洪工程防洪大堤顶宽由4到6米扩展到14米,全线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标准,全线220公里堤顶行车道和自行车道路面铺设完成,绿化工程达到了33万亩。
目前大沽河设置了20余个水质监测点,环保部门每年分析千余个检测数据。经过治理,大沽河水质早已实现稳定达标2015年大沽河成功申报了第十二批山东省水利风景区。目前风景区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娱乐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中。建成后可容纳单日内1.6万人旅游。大沽河水利风景区将成为大青岛区域城乡结合部一处集生活、娱乐于一体的绿色社区和后花园。
整治各类污水直排口近300个
胶州湾此前因近岸养殖、围海造田、污水汇入等人为活动的影响,湾内面积减少,水质恶化。根据《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水质曾长期处于差、极差级别。为保护“母亲湾”,青岛不断加大环湾区域污水管网建设、河流截污、工业污染防治等措施的力度。
要想综合评价胶州湾水质,需要进行“陆海统筹”监测,摸清陆源污染对湾内水质的影响。对此,市环保局将陆源污染防治与胶州湾保护相结合,目前环湾10大水系31条大小河流的水质情况被严密监控,每季度对日排水量大于100吨的直排海污染源进行监督性监测,部分河段实行了中水回补和生态修复。
为打造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蓝色海湾,青岛累计整治各类污水直排口近300个,青岛市区工业污染对胶州湾的影响逐年下降。从2014年开始,胶州湾水质状况上升为“一般”级别,并逐步向好。2016年湾内优良水质达到72%。
为了提升陆海统筹监测工作效能,青岛市环保局还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手段,密切跟踪监测胶州湾岸线及区域生态系统变化情况,对胶州湾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精细化分析。据了解,将遥感数据和人工监测数据相结合,建立胶州湾水质遥感监测模型,能够全面分析胶州湾区域特征污染因子的空间分布状况,研究特征污染因子的迁移过程。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