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广阔
“8月19日,距黄花机场跑道延长线3公里处,一架无人机与客机擦肩而过,迫使黄花机场停飞半小时!飞手尚未找到!如犯错,请自首!不要因此影响整个湖南!”近两天,长沙一些无人机爱好者都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段话。记者核实得知,8月19日上午,确实有一架无人机入侵了长沙黄花机场净空保护区,导致机场紧急停飞半小时,13趟航班的起降受到影响。(8月23日《三湘都市报》) 长沙黄花机场无人机逼停航班事件,只是近年来无人机“肇事”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国内很多地方的机场都曾经受到过无人机的干扰和影响,让人既无奈,又担忧。
随着技术的成熟、需求的增长以及无人机本身价格的降低,从2014年开始,国内无人机出现了井喷式发展。有数字显示,目前我国至少有超过100万架无人机,与之不匹配的是,仅有不到2万人拥有“驾照”,多数驾驶员处于“黑飞”状态。既然是“黑飞”,也就意味着是一种缺乏有效管理和约束的任性飞行,由此带来的各种安全和社会问题,可想而知。
对于无人机任性“黑飞”的现象,难道就没人管,没法管了吗?其实也不是。今年5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宣布,中国将正式对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这被视为政府加强对无人机管理的一个开始。而实际上,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制度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管理方式,也是各国保证其他飞行器和公众安全的必然之举。但是有了某个职能部门的“部门性”管理规定还远远不够,因为我国对无人机的管理在法律上仍旧处于空白状态,不管是正式管理的条例,还是专门的法规都还没有出台。尽快解决监管法规问题,是当前我们国家应对无人机问题的当务之急。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