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风雨无阻 还自编两万字“故事会”给居民普法

2017-09-11 16:15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网9月11日消息  八大关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于2016年11月份开门纳客,十个月的时间,两名服务人员风雨无阻,天天前往太平角社区“坐班”服务。据了解,截止到8月底,该服务站已经为居民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43起。

  

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的两名工作人员



  坚持:准时到岗,微笑服务他人

  9月4日早九点,八大关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的两名工作人员刘丕承和郑桂芸早已来到办公室,虽然两人都近古稀之年,但精神状态却抖擞得很。

  刘丕承,67岁,退休后被聘为市南区首席人民调解员和市南区陪审员,和刘丕承的经历相似,今年68岁的郑桂芸也已经在陪审员的道路上奔波了16年,两个人热爱法律知识,用自己多年的法律服务经验服务他人。“我们不是专业学习法律的,但多年的法律服务让我们积攒了很多经验,很多案例在生活中都是相似的,大多时候我们都能帮着答疑解惑。”刘丕承说。

  今年66岁的李女士是八大关街道的一名普通居民,当得知街道的法律服务站可以提供公益咨询服务时,她第一时间前往,并将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一一倾诉。工作人员人员精准的分析,以及耐心解答,让她瞬间解决了困扰自己很久的难题。“你问什么问题,他们都笑着回答,让人如沐春风。”李女士说。

  据了解,自去年11月份以来,八大关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已经陆续为百余名居民提供咨询服务,法律咨询服务近千人。如今,两名工作人员轮流到太平角社区值班,几乎每天都会有居民前往咨询。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两名工作人员针对每一天的来访者,都会认真记录,制定表格,并进行总结。据悉,目前前来咨询的多为中老年人,问题也主要围绕房产和遗嘱继承等方面。

  秘诀:耐心倾听,真诚打动别人

  十个月的工作,两名工作人员已经有了自己的原则和诀窍。“首先要认真倾听,然后再用自己的一些知识去帮助他们。”郑桂芸说,要服务好,就要先学会倾听。如今她的微信好友中有不少就是曾经前来咨询的居民。自己微笑服务,帮助对方解决难题,成为朋友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而让刘丕承很感动的就是,他们的“名声”已经走出了街道,不少其它街道的居民,甚至是郊区居民也前来咨询。“有来自胶州的,坐了好几个小时的车,来问问他儿子的纠纷问题。”刘丕承说,今年3月份,一位胶州的老人前来咨询,一个多小时后,他帮老人解答疑惑,老人满意而归,此时的他倍感自豪和骄傲。

  如果要枚举居民的反馈,俩人笑着说一天也说不完。有的居民现在时不时来社区看一看,不为咨询只为聊聊天;有的居民和工作人员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甚至晚上也打电话咨询;有的居民将自己的朋友介绍到这里,只因自己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创新:以案说法,故事进行普法

  在很多人的眼里,普法宣传是枯燥无味的,是严谨刻板的,其实不然。

  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法律服务站不断创新服务,不仅制作了名片向社区居民发放,更是将一些典型案例进行编写,以故事会的形式进行宣传,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普法。这种带有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全新的普法宣传模式,让居民都爱不释手。“这几个故事,其实身边都经常发生,我认真读了一遍,并对每一种法律纠纷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居民王先生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社区读到了这样一个宣传册,丰富的内容,活泼的讲述方式,让他在不自觉中学到了很多。

  据介绍,目前已经有九个故事成型,每一篇故事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读懂婚姻》、《糊涂的儿媳妇》、《公婆的遗产该怎样面对?》、《可爱的高大妈》、《我赞母亲的黄昏恋》……每篇故事的字数均在两千左右,而所有的故事都针对居民前来咨询的典型案例撰写,语言上讲究故事性,可读性,既有案例的情况,也有事情的进展以及最后的解决方案。

  通讯员 仇慧璐 记者 孙贴静

   [编辑: 王君莉]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青岛 故事会 市南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