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促成爱心直通车 30年送盲童不停运(图)

2017-10-16 10:10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10月15是国际盲人日,本应是成为重点照顾对象的盲校学生却来到了交运集团青岛长途汽车站,免费为这里的站务人员及司机提供按摩治疗 ,感谢 30年来车站对盲生们的帮助。20世纪80年代,为了帮助外地在青就读的盲校学生乘车返乡,青岛长途汽车站迎门服务班特意开设了“爱心直通车”,免费将盲生们从学校接到车站再送上车。

  30年前一句话促成直通车开通

  上世纪80年代,当时26岁的苏学芬从即墨汽车站调到了青岛长途汽车站成为了一名迎门服务员。每逢节假日她总会发现有两三名年轻的女子带着数量不等,多则四五名少则两三名孩子 ,到长途站乘车。当时的班长告诉苏学芬,那些孩子都是盲校的学生,因为视力受限出行不方便所以每次必须老师亲自送到车站,车站也一直照顾有加,免费帮助订票和送票。

  工作一年后,苏学芬由于工作出色成为迎门班班长,全面负责起了对盲校的订票、送票工作。一次苏学芬与盲校的老师攀谈起来,了解到青岛市盲校除了本地招生外,一半以上的生源都是省内其他地市的寄宿生,其中大多数孩子的父母也是盲人或者弱视,假期根本不可能来青接孩子回家。每次送盲生到车站看起来很简单,但对于老师来说压力很大。原来在当时那个时期,公交线路并没有现在这么多,想要到长途站就要“倒车”,回家的盲生又多,每次一名老师带着四五名视力障碍的孩子既辛苦,在安全性上也有很大隐患。

  “要是有能直达车站的车就好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老师随口的一句话却让苏学芬记在了心里,回去后她便将为盲校学生开一部爱心直通车的想法汇报给了车站的领导。由于当时车站内部非营运车辆有限,办公用车更是几乎没有,车站硬是将当时用于接送员工上班的一部面包车抽调出来用于专门接送盲生。

  班长接力运送盲生1600余名

  到了学生回家的日子,爱心直通车一大早就会到学校,苏学芬与迎门班的工作人员将老师、学生和行李从校门直接送到车站,然后再将盲生送上不同线路的客车。以往因为学校到车站这4.5公里的路程,不少学生都不敢多带行李回家,唯恐东西太多给送自己回家的老师添麻烦,而老师也为了安全考虑每次极限只能送四五名学生到车站,整个过程也要持续一周多的时间。

  爱心直通车出现后,放假回家对于盲生和老师来说真正成为了一件轻松的事。随着接送的次数越来越多,盲校的老师对于爱心直通车也更加放心,于是便不再亲自跟车而是全权交给了苏学芬,“苏阿姨”也成了盲校学生最熟悉的一个名字。后来随着盲校招生的增多,每年回家的盲生从最初了20多人增长到四五十人,至2005年苏学芬调整为营销处处长、第三任迎门班班长袁安菊接任迎门班班长时,爱心直通车已经开通了19年,共计接送盲生800多人次。

  班长换了人,但是爱心直通车却不会停,此后的10年间迎门服务班班长又经历了李立平、李娟、金凤、陈美佳,班组成员换了好几拨,盲校的老师有的甚至已经退休,但是“老传统”始终没丢下,青岛市盲校成为了青岛长途汽车站帮扶的重点对象并成为共建单位,如今已经有1600多名盲校学生成为了爱心直通车的乘客。

  盲生毕业多年仍受迎门班帮助

  如果说帮助校内的盲生已经成为迎门班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那么对于已经离开盲校走上社会的盲生的帮扶则是一种“加班”。已是一名按摩师的张晓斌,曾经是盲校的一名学生,学生时代时每次放假都会乘坐车站的“爱心直通车”到达车站,这一坐就是3年。毕业后,他来到一家盲人按摩院工作,因为家住平度距离近,因此经常往来两地。迎门班的李秀便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每次晓斌回家之前都会提前帮他订好车票,然后到其租住的房子将其亲自接到车站。时间一长,晓斌便直接称呼李秀为姐姐,时不时地还会从平度捎各种特产回来送给李秀。

  从校园到社会,迎门服务班工作人员对于盲生的帮扶仍在延续,她们是姐姐、是阿姨甚至像妈妈,虽然实力上有障碍,但是前百名盲生们以心代目,将所有的帮扶“看”在了眼里。2012年青岛市盲校建校八十周年时,爱心直通车的发起人苏学芬作为迎门班的代表受到邀请,盲校领导将一面写有“爱暖盲校”的奖牌送给了她以表示多年来对于盲生们帮扶的感谢。如今 ,爱心直通车又将帮扶范围扩大到了青岛市中心聋校。文/图城市信报记者 张林盛 通讯员 李男

   [编辑: 焦琳]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爱心直通车 盲童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