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上新房买新车 临沂发展演绎老城"蝶变"(图)

2017-10-16 14:22   来源: 鲁南商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城,因人而起;人,依城而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沂人民砥砺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5年来,有人从3代人同处40平方米的筒子楼到有了各自单独的卧室,有人从每次下雨都要挽着裤腿进家门的一层小院搬进了32层瞰河景房……

  5年来,临沂的建设日新月异,让一座充满活力的崭新城市正“蝶变”而出。

  

 改造前,黄崇丽居住的小区遍布低矮的楼房和小平房。



  过往回忆 3代人同住40平方米的筒子楼

  “如果不是旧城改造,我们一家还挤在原来的老房子里。每到过节,一大家人连个站脚的地方都没有。”在临沂市区银雀山路与滨河大道交会附近一个新小区,刚搬进新房的张志华说,原本的老房子变身眼前的河景房,而且小区还有了一个洋气的名字“天基·黄金水岸”。

  张志华今年60岁,年轻时是一名医务人员。1994年,张志华和丈夫都成了原市肉联厂的职工。也就是从那时起,自己一家3口搬进了父亲居住的筒子楼。

  张志华说,当时的筒子楼建于1978年,他们居住的房子位于一楼,说是有73平方米,但实际居住面积也就40来平方米。两个只能放下床的房间、一个卫生间和一个厨房,狭窄的空间里住了祖孙三代。实在住不下,张志华的父亲请人在院子里搭了个南屋算是多了个房间,才勉强挤下一家三代。

  “当时就怕下雨,因为每次下大雨,院里的下水道必堵无疑,每次回家都得把裤腿挽到膝盖以上。”张志华回忆说。

  后来,市里旧城改造,原本破旧不堪的老旧小区变身成了有32层楼房的瞰河景房,张志华一家终于有了3室1厅1厨两卫。

  

天基·黄金水岸回迁居民黄崇丽站在新房子阳台上观看沂河美景。



  回迁新房 每个房间都可以看到沂河美景

  推开天基黄金水岸2号楼1单元1501号的户门,53岁的黄崇丽和丈夫正忙着打扫新房的卫生。地面铺成淡雅的黄色,小卧室的阳台加装一个储物柜,卧室的阳台一半改成书房……黄崇丽细心计划了新房的每一个角落,细到客厅的哪个位置要摆放一盆绿植。

  “真的不敢相信这是我们的新房子。”从领到钥匙到装修再到现在,已过去了大半年时间,黄崇丽还是满心欢喜。“现在每个房间都可以看到沂河的美景,厨房、卫生间都可以。哪怕在厨房做饭,都可以看到远处的临沂电视塔……”黄崇丽忍不住心中的激动。

  黄崇丽的新房是东户,大阳台面朝沂河,可以清晰地看到沂河上的每一座桥,能看到沂河的湖心岛,更能看到高耸入云的广播电视塔……每当站到阳台,黄崇丽说自己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新房的家具会陆续搬过来,等收拾好了就可以给儿子结婚当新房用了。”黄崇丽说,丈夫曾是原市肉联厂的职工,拆迁前所住的小区没有物业,没有暖气、燃气,环境脏乱差,下水道更是经常堵。2013年,儿子大学毕业,正好当时小区正在拆迁。原来的房子一平方顶新房一平方,添了20多万元,现在的房子到了153平方米,而且物业费和车位费都有优惠,眼下就等着儿子结婚了。

  “住了新房,再买新车,过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享受到城市生活了。”黄崇丽感叹道。

  惠民措施 旧城旧村改造印证城市发展

  无论是张志华还是黄崇丽,他们所居住的房子都处于东苑片区,该片区地处滨河风景区,占据着临沂旧城区的重要位置,范围内涵盖原兰山区第二食品厂、原市肉联厂的所有房屋。

  这些房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片区里楼房、瓦房都有,布局凌乱,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多管道老化严重,环境脏、乱、差,群众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长时间得不到改善,这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群众反映强烈。于是,临沂市委、市政府将东苑片区征收改造列为2013年中心城区旧城改造提升的重点工程,经过3年多的征收和建设,这里已建成集居住、商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体——天基·黄金水岸。

  “东苑片区涉及住户456户,安置补偿政策经过了数十次反复征求意见,户型从60平至150平共660套房源供住户选择。”市房屋征收办副主任、东苑片区征收改造项目副指挥长尤洪庆介绍道。根据片区实际情况,主房面积低于45平方米按照47平方米给予补偿,小区物业费按照标准的55%收取,地下车位远低于市场价销售……一系列的优惠安置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片区居民的利益。

  巨灵片区、铁路南片区、涑河片区、南坛片区、东风东关片区、火车站片区……近几年,光临沂老城区启动的旧城旧村改造项目就有20余个,开发建设现代化居民住宅楼800余栋、总建筑面积600多万平方米。

  旧城旧村改造,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也见证着城市建设的发展。5年来,临沂人民砥砺前行,用勤劳和智慧让生活更加美好。

  延伸阅读

  为老区人民谋安居是临沂一项重点民生工程


  近年来,临沂坚持把为老区人民谋安居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扎实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临沂市房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2017年,全市共实施棚户区改造17.9万套、1622万平方米,总量居全省前列。

  临沂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完善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市委、市政府连续10年将棚户区改造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工程”,全市民生工作会议专门对棚户区改造进行了安排部署。

  同时,明确任务,完善工作推进机制。2010年,临沂组织开展棚户区调查摸底,编制了棚户区改造三年规划及年度计划,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的意见》,夯实了棚改政策依据;2015年又制定了《临沂市2015—2020年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规划》,确定到2020年临沂与全省同步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

  在安置方面,临沂实施优先安置,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坚持“先安置后建设”,实行货币化补偿、实物安置以及两者结合的补偿方式。在安置房建设上,优先保障建设用地,优先办理相关手续,优先组织建设施工,确保群众早日住上新居。

  鲁南商报记者 徐文敏

   [编辑: 张珍珍]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临沂 老城 蝶变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