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3日,全省家庭教育现场观摩交流活动暨全省“家校社共育未来”家庭教育高端论坛在平度举行。本次论坛以“家校社共育未来”为主题,主会场设在平度一中,同时在平度市实验中学、实验幼儿园、新河镇灰埠小学和同和街道侯家站社区幼儿园,分别设立四个分会场进行现场观摩交流活动。论坛发布了《山东省“家校社共育未来”平度宣言》。
“我们的‘家校社共育’模式让孩子在学校5天养成的好习惯好品质,到了周末2天以及假期,能在家长、社区的影响和监督下得到巩固和强化,实现5加2大于7。”平度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柴生华说。
家长进校当“老师” 孩子学习“有劲头” “我之所以积极参加家校社共育,是因为看到了自己进学校后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孩子在平度市实验中学八年级就读的窦敏告诉记者,以前孩子没事时喜欢在家里玩游戏,现在自己可以借助学校的平台带着孩子去敬老院等地方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我进学校也有一年时间了,效果很明显,孩子学习劲头大了,性格上也明显变好了。”
平度市教体局家庭教育负责人陈同亮告诉记者,像窦敏这样,平度全市近200所学校的100多万名家长都把走进学校当成了一项重要的事情,目前已经有2000多名家长为学生上课,形成了茶艺、陶艺、种植、传统文化等80多个主题课程。
“去孩子班里讲课,排了一年没排上队。”平度市实验幼儿园李梓萱的爸爸李磊挺无奈。他告诉记者,家长们进课堂很积极,看到别人爸爸上了课,孩子回家就催自己赶紧来,可自己总是排不上队,后来孩子奶奶凭着制作巧饼的手艺,在乞巧节那天为孩子们上了一节面食课。
同和街道侯家站社区幼儿园宽敞的园区里,老师和家长指导孩子们动手学习做面食。邢志峰 摄
平度市同和街道侯家站社区幼儿园内,小朋友自己动手为老师和长辈榨果汁。邢志峰 摄
平度市实验中学七年级十五班的学生王家兴,在亲子艺术节演出中为同学们演唱了一首歌曲《父子》,爷爷和弟弟都来为他“助阵”——在台上吹葫芦丝为其伴奏。“爸爸妈妈经常会来班上坐到最后一排看我上课。”王家兴告诉记者,父母来听课自己一点都不紧张,反而非常积极。“就想让爸爸妈妈看到我长大了。”
为实现家长360度参与管理学校,平度市实施“家长驻校制”已多年。家长驻校有“N个一”,包括参加一次升国旗仪式、进课堂听一次课、和学生吃一次午餐、参加一次讨论、为学校至少提出一条建议……至今有8万名家长走进校园,全方位参与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家长在其他家长的影响下,从酒桌的应酬中回归到书桌,拿起了久违的书本和孩子一起读书。
万名教师访万家 融入社区办教育 “周末我和王明刚又去了一趟这个学生家里,因为上次感觉父母对他的教育不上心,现在已经列为我们优先家访的对象。”说起自己的家访“老搭档”王明刚,平度市朝阳中学教师吕文强满是感激:“他的孩子已经从我班上毕业了,却还坚持陪我家访。”过去的四年里,老师吕文强和家长王明刚一起家访了200余次。
平度的“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至今已持续10年。全市教职工每人至少结对帮扶一名特殊学生,包括问题生、贫困生、学困生、留守生等,并建档立卡。帮扶内容包括教育方法、献爱心等,同时听取家长建议,至今累计帮扶14.5万人次、投入920余万元。
不只是教师走入家庭,平度还大力倡导学校融入社区。
在平度市同和街道侯家站社区幼儿园,记者看到孩子们正在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里进行着剪纸、榨汁、做点心、种植物等特色活动。据介绍,原本这个宽敞明亮的四合院并不是为幼儿园建设的,可建好后,侯家站社区认为应该将最好的留给孩子,就在这里办起了幼儿园。
记者在现场看到,社区居民肖秋正带着几个大班的孩子扭秧歌。“俺家的孩子不在这个园上学,但俺每天都来。”肖秋告诉记者,找孩子们聊天已经成了自己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看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自己就打心底里高兴。
在侯家站社区办公楼,一场《好父母就是好老师》的父母学堂正在进行。每月一期的教育专家给父母上课活动,侯家站社区今年已经办到了第十一期。社区居民刘晓妮在分享的课后笔记上写下了这样的话:“老师的讲课对我触动很大,我一定认真听老师的建议,以身作则,把孩子教育好。”
据了解,家长们还专门组成了“千人家教讲师团”,定期到不同的学校、社区村庄,开展习惯养成、教子之道等宣讲。目前已开展267场,培训家长20万人次,惠及10万家庭。
家庭、学校、社区共育的“平度模式”也得到山东省、青岛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2016年,平度家庭教育被确定为青岛市唯一的山东省家庭教育指导项目县。今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家庭教育实验基地、青岛市终身学习教育品牌。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刘岱 通讯员 孙京信 王晓娟
[编辑: 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