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一君
文/图 半岛特派记者 徐杰 李晓哲
一块陶泥浴火后可以涅槃成美丽的陶瓷,一位陶瓷工人的孩子经过时间和实践历练能成长为行业大师。全国人大代表、淄博市刻瓷艺术家协会主席王一君就是其中的典范。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王一君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支持力度,推进地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陶瓷特色小镇建设,力促文化产业的传承、创新、发展。
带徒传承刻瓷艺术 王一君是淄博普通陶瓷工人的孩子,受家庭的熏陶,他小时候就喜欢跑到淄博瓷厂的生产车间,用陶泥制作各种“作品”,然后晾干再偷偷放到窑炉的匣钵里“烧制成型”。也正是少年时代的悟性和耳濡目染的熏陶,让他从此与陶瓷结下了不解之缘。高中毕业后,王一君考取了山东艺术学院美术专业,毕业后成为当时国营企业淄博瓷厂的一名工人,一头扎进了陶瓷艺术的海洋。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一君所在的企业破产,为了能继续从事自己钟爱的陶瓷事业,王一君选择了自己“单干”,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凭借艺术天分再加上大量的实践和创新,王一君和他的作品很快便被人熟知。他也接连获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齐鲁文化之星、山东省文化高技能人才、山东省轻工系统拔尖人才、淄博金牌工匠等荣誉,并成为山东省国瓷陶艺书画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山东省劳动技能大赛中,王一君还受邀制定了其中三项劳动技能比赛的标准。
“我自己在陶瓷的道路上成长起来了,有义务帮助更多的人也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王一君说,作为当地陶瓷产业的创业导师,他一直义务教授有创业意向的人刻瓷技术,帮助他们找寻创业的方向,并经常到各地举办刻瓷公益讲座。为了将刻瓷艺术发扬光大,王一君目前已带了17个徒弟,他们中有好几位年龄比王一君还大,有的是已经退休了的学校老师,“还有3个徒弟是听障患者,他们跟着我学习刻瓷也有七八年了,现在刻瓷的技术已经很高了,成为了行业的中坚力量。”王一君说,他希望通过师徒们的努力,将刻瓷的艺术传承下去。
30多件国礼出自他手 半岛记者了解到,从2003年起,王一君受邀进行国礼陶瓷艺术创作,如今已创作国礼陶瓷艺术作品30多件,他不仅把精湛的中国刻瓷艺术展现给全世界,也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融入一笔一画、一刻一凿中。
王一君告诉记者,他痴迷于刻瓷却并不拘泥于传统的手段。在创作实践过程中,他十分注重刻瓷理论的研究,注重新材质的应用和新工艺新手法的运用。他经过多次实践,发明了结晶釉刻瓷、彩釉虚喷背景刻瓷、单刀意刻结合窑变釉综合装饰、鲁青瓷釉下彩新工艺等,尝试用各种手法创作,以特殊的方式,从特殊的视角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王一君以他曾获得全国创新金奖的作品《梦鹅佳境》举例说,这个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他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画面中,两只鹅在雪地之中款款而行的状态,用结晶釉表现出来,将梦幻之感与刻瓷艺术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遇挑战 除了对陶瓷艺术的热爱,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王一君还十分关注资源枯竭城市的经济转型。他介绍,淄博市淄川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工矿区和基础能源、原材料重要产地。自1905年德国在淄川强挖煤炭开始计算,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统计,自1950年以来,淄川区共为国家贡献原煤3亿吨,开采铝土1518万吨、石灰石3亿吨、铁矿石1亿吨。资源型产业是淄川区工业经济的主体,煤炭、陶瓷、水泥等资源依赖型产业占经济比重一度超过70%。由于长期的高强度开发,淄川区内主要矿产资源日趋枯竭,资源型产业的经济效益持续下滑,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淄川区被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区。截至2017年,中央扶持资金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整治、产业转型、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对淄川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王一君说,然而,淄川作为老工矿区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发展新动能不够足,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较大,环境治理任重道远;民生和社会事业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王一君表示,2017年,淄博市入选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2018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建设获国务院批复,这给淄川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时代开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人才引进、矿山恢复治理及民生保障等工程,是老工业区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当务之急。
建议加快打造陶瓷小镇 为此,王一君建议,要大力支持淄博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发展,淄博市已将年产20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淄川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建议国家相关部委给予大力支持,尽快审批通过企业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对加快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步伐,推进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培育千亿级的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奠定基础。要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扶持政策向资源枯竭城市倾斜,建议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在投资政策、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对资源枯竭城市优先安排能够发挥资源优势、有市场、有竞争力的重大项目,支持综合利用资源的项目,鼓励发展接续产业。
王一君建议,还要提高资源枯竭城市项目建设的中央资金转移支付力度,按照其城市特点、发展基础和转型方向,优先考虑资源枯竭城市的重大转型项目、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项目、土地整理项目、循环经济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建设,通过中央资金支持,带动地方投资。并且要推动科技和人才向资源枯竭城市的扶持和流动,他表示,资源枯竭城市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在转型发展中,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科技和人才支持政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作为重点研究课题,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向这类城市流动并创新创业,支持各类科研成果在资源枯竭城市转化,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以此促进新兴产业和创新创业的快速成长,为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结合淄博当地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王一君还建议加快打造整体紧凑的陶瓷小镇,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明确对特色小镇的资金扶持政策。加大规划编制的扶持力度,并把镇级平台纳入政策扶持范畴,并明确对传统陶瓷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加快陶瓷文化产业的传承、创新、发展,打造中国陶瓷的新名片。
/ 代表声音 /
做好非遗传承保护 让古老技艺活起来 “我们比大熊猫还珍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渤海靺鞨绣第四代传承人、来自黑龙江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孙艳玲说。
她口中的“我们”指的就是像她一样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孙艳玲看来,这些传承人不仅数量少,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就是我们的“文化国宝”,一定要大力保护和支持,做好非遗事业,让古老的技艺焕发生机。
据她介绍,渤海靺鞨绣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跟其他刺绣的针法、丝线都有不同。“从视觉效果上看,南方刺绣小家碧玉,像是中国画,渤海靺鞨绣看上去更像是油画。”
从小学习刺绣的孙艳玲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后,她知道自己不再是那个仅仅带着几个徒弟的“小绣娘”,她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孙艳玲成立了刺绣企业,与当地1300多名绣娘进行生产合作,累计培训了两万多人从事这个行业。“我觉得非遗事业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非常伟大。”她说。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这项古老的技艺,她在牡丹江开了一家民间博物馆。几年来,博物馆的展品从几百件增加到数万件,从一天接待几个游客到现在每天几百上千人来这里参观。这个小小的博物馆成了宣传渤海靺鞨绣、传播当地历史文化的“大讲堂”。同时,孙艳玲和同事们还积极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们很受鼓舞。”孙艳玲说,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做了大量工作,对传承人进行“抢救式”保护等,取得显著成果。但目前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方面社会的关注了解还不够,还有一些地方存在“重申报、轻保护”倾向,对非遗传承形成制约。
孙艳玲建议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执行的检查力度,出台非遗项目具体管理细则,改变一些地方项目申报成功后就万事大吉的观念,切实让每一个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
“有的传承人没有经营经验,需要政府起一定的推动作用,把非遗项目的经营做起来。”她提出,对于一些不能像刺绣这种发展成实业的非遗项目,当地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等机会,让古老技艺有展演的空间,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我们灿烂的文化。
据新华社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