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开飞车"老司机"心里美 听11号线师傅咋说

2018-04-24 07:0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全媒体记者 韩小伟 娄花

  地铁11号线列车设计时速达120公里,带给乘客飞驰电掣的快感。不仅如此,车内的设计及舒适性等细节,也为乘客带来别样的好心情。11号线列车如此与众不同,那么,驾驶列车的感受自然也不同,咱听听司机师傅咋说——

  提高舒适性,视野更开阔

  4月23日上午,运营分公司新线管理部经理助理唐瑜向半岛记者介绍了11号线列车基本情况。开通后,苗岭路站、钱谷山站的首班车时间均为6:30,末班车时间苗岭路站为22:00,钱谷山站为21:30。鳌山湾站因其无硬化路面,离附近主干道滨海公路较远等原因暂不开通。

  唐瑜介绍,为了配合室外观光属性,11号线的列车在舒适性上做了极大提高,加装了抗风防测滚装置和轨面防湿滑撒沙装置。另外,整车学习了动车组的设计制造标准:车体风阻小、车顶灯采用环状光带设计、灯光可根据车厢内亮度自动调光、车窗采用国内B型车中最大的1.7米宽车窗……另外,采用横向座椅和纵向座椅交替布局,共设172个座位,可容纳800余人,在提供更多座位的同时也便于乘客欣赏沿途风景。

  高架上开车,并非简单事

  11号线列车具有如此多与众不同之处,那么,驾驶列车的感受自然也不一般。地铁11号线试运营首班车司机葛子颢在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说,能够承担这个任务,他感到荣幸又感觉压力很大,但结果很美好。

  据了解,葛子颢曾在外地地铁公司工作,驾驶过3号线地铁,可谓是“老司机”。地上驾驶和地下驾驶有很多区别。在驾驶3号线列车时,葛子颢需要着重关注设备、设施情况,而11号线的特殊在于,除了要注意设备、设施情况,行车过程中还会受到天气影响。“天气是不可控的,所以要随时将遇到的状况告知调度,迅速处理。”

  葛子颢说,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11号线站台使用的是半高型安全门,列车司机要时刻关注站台情况,一旦遇到突发状况,要灵活应对,因此对驾驶员有着更高的要求。半岛记者探访中注意到,每当列车停靠站,司机都会下车,看着乘客全部进入车厢后,再关闭车门,然后回到驾驶室继续行驶。

  葛子颢出生于1995年,说到开11号线列车的感受,他描述说:“可以迎着朝阳,也可以伴着灿烂灯火,相比纯地下运营的列车,驾驶11号线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听上去很有诗意,工作强度却不可小觑。葛子颢说,最早上班时间需要凌晨4点半起床,5点左右驾驶列车出库;最晚时,下班就要夜里11点半了。

  揭秘

  “最美地铁”有“最强大脑” 多项技术属国内首次使用


  地铁11号线“上天入地”,带给乘客美妙的体验,而背后的建设难度之高也许是大家无法想象的。那么地铁建设者是如何攻坚克难保障11号线顺利开通的?建设中又采用了哪些“黑科技”?4月23日,半岛记者采访了多位建设者,为您揭开其中的奥秘。

  建设难度大风险高

  “今天地铁11号线开通,我感到无比激动。”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刘生秀在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说,11号线设有地下区间、长大高架区间、山岭隧道,可谓是“上天入地”,工程复杂,结构形式多样,难度大、风险高。如崂山隧道,长4580米,为全线最长的山岭隧道,穿越断裂带、山涧河谷等有风险的地带;钱鳌区间悬臂梁,全长202.7米,横跨滨海公路。

  “首次在青岛地铁项目采用先张法预制U梁施工技术。该技术在国内并未广泛采用,具有预应力筋和混凝土的粘结性与整体性良好、成批预制效率高等优点。”刘生秀介绍说,在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也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

  此外,首次采用了“高空作业车+云台视频检查系统”支座检修方式,有效解决了全线高架段的支座检修问题。首次使用组合单元式结构设计的敷板式吸声降噪器替代原有珍珠岩棉材料的吸音板降噪技术。AFC系统创新性地在自动售票机上使用了“纸币循环找零”先进技术模块,替代之前的纸币接收模块+纸币找零模块,方便运营,节省了空间、节约了投资。

  刘生秀感慨地说,11号线建设工程中全体参建员工自开工以来,部分员工没有过过一个春节,没有休过一次假,大部分员工一年见不到家人一次面,保证了11号线的顺利开通。

  “自己培养的孩子终于可以与市民见面了!”地铁11号线推进办副主任陈剑对于土建的每一步都历历在目,“我认为地铁11号线最难的是两方面,一是地下区间经过崂山区的CBD,包括写字楼还有博物馆,保证地面建筑的结构安全非常重要,这就需要短进尺、弱爆破。再就是高架线路,对周边的环境干扰大,与政府合作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让周边的市民了解我们的施工方法。”

  面对如此挑战,轨道施工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采用高铁使用的工艺进行轨道精调,提高了轨道施工精度及施工工效,保证轨道精度符合高速铁路标准。这项技术可以确保列车运行的平稳性,不会出现车体剧烈摇晃的现象,提高了旅客乘车的舒适度,降低了轨道减振投入费和扣件及钢轨的更换率。

  “最强大脑”默默发力

  “最美地铁”每一次畅达背后都有“青岛制造”在默默发力。据了解,11号线上,有着“地铁大脑”之称的综合监控系统,就是由青岛本土企业海信自主研发。

  一条轨道线路,多则40多个地铁站,少的也有十多个。而每个地铁站内,电力、火灾报警、通风、照明、给排水、电扶梯、屏蔽门、门禁、广播、监控、乘客信息、自动售检票等……这么多系统,该如何实现数据共享、进行统一的综合监控管理呢?

  许多市民在乘坐地铁时可能会注意到,每座地铁站内都有一个几平方米的车控室。正是在这个不起眼的车控室里,有着地铁站的“大脑”之称的综合监控系统关系着整个地铁站、乃至整条地铁线的运行。而掌控这个“大脑”的,就是海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综合监控系统。经国家软件测评中心测试验证,该系统处理规模达到1000万点,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除此之外,海信综合监控系统还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当一个车站服务器都出现故障时,可以由相邻车站服务器接管,即使相邻车站服务器也同时出现故障,还可以由中心、停车场的服务器进行接管,确保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在此之前,海信自主研发的地铁乘客信息系统成功应用于青岛地铁2号线和3号线。依托图像处理技术上的先天优势,海信研发出视频纠错技术,让视频播出画面清晰流畅,避免了车内播放视频出现卡顿、马赛克等现象,极大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记者手记 “看得见风景的行驶” 打开城市发展新空间

  11号线的开通既方便了岛城市民出行,又给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打开了一片新空间。

  11号线是位于东岸城区东部的一条南北向轨道交通快线,线路起点为苗岭路站,沿苗岭路、滨海大道,领海路、皋虞河向北,终点为鳌山湾站,全长58.35千米,串联起蓝色硅谷、崂山风景旅游区、世园会等区域,被网友誉为“最美地铁”。

  在青岛地铁运营分公司新线管理部经理助理唐瑜看来,作为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即墨城市总体规划“一横三纵”的一环,11号线既是一条城市发展线,也是一条高端引智线,不仅拉近即墨区与主城区距离,使沿线城区与青岛城区从地理距离变成了准确的时间距离,带动沿线旅游业发展,也串联周边科研院所。

  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战略中,青岛提出“三湾三城”的全新构想,地铁11号线的开通,迈出了轨道交通串联“多中心”空间格局的一大步,实现了东部湾区和中心湾区的高效衔接。11号线的开通将极大方便市民出行、提高出行质量,带动沿线周边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给周边居民带来更多机会和实惠。11号线通车后,将青岛地铁线网运营里程添加到了“百公里”朋友圈,开启了三线换乘新时代。

  今年年底前,位于西海岸新区的13号线将开通,13号线又将东牵胶州湾、西连灵山湾,在西部湾区与中心湾区之间搭起一条快速通道。“从线网的角度观察,11号线和将于年底前通车的13号线,犹如青岛轨道交通线网展开的一双“翅膀”,一只通往即墨,一只延伸到董家口。与市区运营的3号线、2号线衔接后,4条线路将青岛最美海岸线全部串联起来。”青岛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实际上,随着地铁线网优化布局,青岛地铁的社会职能已不囿于方便城市居民出行、工作、购物和生活,更多的是对接城市发展战略、支撑城市空间战略演进。一头连着市民的出行,一头衔着城市的格局,3条线路运营,4条线路在建,到2021年底,1、4、8号线将陆续开通,开通线路总数将达到7条、近330公里,初步形成青岛市轨道交通骨干网络。

  今后几年,青岛地铁将以每年至少开通一条线的速度,伴随着高品质精致城市的打造,向社会贡献更多的民生福祉,让城市更加充满魅力。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11号线 司机 驾驶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