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市北:探寻“城中村”的历史记忆

2019-03-22 16:41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网3月22日消息 湖岛村,位于青岛市市北区西北端,地处胶州湾东海岸之滨,西临大海,东依孤山,北有荒滩,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王氏兄弟在此建村,取名“湖岛”。近些年来,由于城中村的改造,湖岛村昔日村落农舍发展成今日高楼林立,但不为很多人知道,湖岛村的风土民情为村民世代相传,承载着湖岛人的情感和记忆。

  

记忆市北:探寻“城中村”的历史记忆



  

记忆市北:探寻“城中村”的历史记忆



  据编写于1924年的湖岛村《王氏族谱》记载,王氏始祖明朝初年来自云南乌沙卫,敕封世袭“武德将军”,初迁居“墨邑(即墨)东南之葛村”,七世时一支脉迁居老河东,“未几,洪水为灾”,有兄弟二人携家人从老河东迁到湖岛子定居。湖岛村自1403年前后建村,至今已历经六百余年沧桑,王家人丁兴旺,现已繁衍到23代。或许是因为继承了“武德将军”的骁勇,湖岛人十分能吃苦,且性格刚强,湖岛的闺女也是出了名的厉害。“湖岛子男人称大王,湖岛子闺女是阎王”这句是湖岛村妇孺当时皆知的谚语。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生产相比,渔民出海打鱼要危险得多,弄不好就会葬身大海,所以说海洋捕捞更具不确定性,更具冒险性,这也造就了湖岛人敢闯、敢冒的文化特性,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远近闻名的“湖岛子王”。

  湖岛村一面临海,一面临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造就了湖岛人靠海吃海。湖岛村西滩涂上海产品极为丰富,最多的是花皮蛤蜊、鲈蛄虾和蛏子,落潮后村民们打海砺子、挖蛤蜊、钓虾虎、挖蛏子,这叫下小海。到70年代初,每逢夏夜退大潮,成千上万的人到湖岛海滩上挖蛤蜊,生手四五斤,熟手能挖到一二十斤海鲜。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这些海产就是大海给村民的恩赐。听村里的老人们回忆,在道光年间,曾遭受连年大旱,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就在人们面临饥荒走投无路之时,湖岛子海里突然出现大量青鱼,密密麻麻涌向近海,多到只要人把竹篓子放下海,提起来里面准有几条青鱼,海边的人们就靠吃鱼活了下来;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湖岛子海滩上的虾虎和蛤蜊突然多了起来,在吃不饱饭的年代,这些海鲜吸引了周边各村的村民,奇怪的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蛤蜊越挖越多,虾虎也没有减少的势头,就这样,大海一次又一次救了生活在海边的人们。

  湖岛村民们大都以出海打鱼为生,日子过得也比邻村富庶些,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每逢年节之时,湖岛人总要找一些消遣和娱乐。清明节时,湖岛村的年轻人便在村东竖起高杆,由驴拉动,秋千旋转如飞,这叫“打秋千”。每逢正月十五闹元宵时,湖岛人便搭戏台、唱柳腔,演出剧目多是些充满民间生活情趣的小戏。旧时,湖岛的柳腔和打秋千在方圆几十里之内很有些名气,渐渐地演变成四方一带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每到唱柳腔、打秋千的日子,远近各村的亲戚和子弟也纷纷赶来凑热闹,“争强逞能、眼波暗递”自然是少不了的,也有趁机偷偷前来相女看夫的,无形中,年轻人把这两个节日变成了自己的盛大节日,喜庆里自然而然透出强烈的青春气息和盎然古风。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湖岛的柳腔才沉寂下来。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湖岛村人共同目睹了湖岛村的岁月沧桑,看到了她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的湖岛村,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车轮中完成了从“村”到“城”的华丽转身。2009年11月27日上午,随着湖岛村最后一批拆迁居民迁入新居,600岁老村彻底告别历史舞台。如今的湖岛片区已然变成了一个“区域地标”,许多外地人包括青岛本地人从青岛机场一路南下,都会有“看到湖岛片区就进了青岛城”的感觉。如今的湖岛片区不仅拥有设施完善的现代化社区,更配建了多个城市综合体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而随着“湖岛南片规划”的正式落地,周边老企业全部搬迁完毕,地铁M5号线将由此为起点,未来湖岛周边还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未来发展,当地居民满怀期待。

  通讯员 王雪涵 姚轩 记者 游潇

   [编辑: 王春雪]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