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栈桥:每寸桥身都是浓缩的青岛(附图)

2011-05-19 04:1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清政府胶澳驻防后,1892年在前海修建了青岛近代第一座人工码头,人们称之为铁码头、大码头、前海栈桥等。这是德占早期的栈桥。



    “写什么也别写栈桥,许多本地文人哥们都跟我说过”,青岛音乐人、诗人王音说。因为这个题目早已被有名的无名的、岛内的岛外的、职业的玩票的文人墨客给“写绝了、描绘尽了,抒情的一塌糊涂了”。

    栈桥之于青岛,就像天安门之于北京,作为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城市地标,它是这个城市最早的码头,与其一起成长,既以“飞阁回澜”位列“青岛十景”之首,又默默见证了百年的荣辱岁月。

    无论是德国人、日本人、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都要在这里宣示其对这座城市的“主权”,而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整修。又以旅游旺季日均10万人次的客流量,见证着这座城市的魅力。

    1892年  李鸿章栈桥是青岛最早的码头

    恐怕没有比青岛前海湾里这座直通大海的栈桥更能代表这座城市了,王音说“本土人、异乡人都不约而同地把她认做青岛的标志,我至今也没遇到一个异议者 ,包括那些好钻牛角尖儿 、好鸡蛋里挑骨头的家伙们。”

    栈桥的城市地标地位和给人的震慑,更多的是它浸染的历史神韵,可以说栈桥是与青岛同龄的建筑。1891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登州镇总兵衙门移置青岛口,这即是现代青岛的建置之始。

    总兵章高元率领两营清兵来到青岛后不久,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1892年,运来旅顺船坞工程的剩余钢材在胶州湾建造两座栈桥码头,于1893年竣工。其中一座就是现今的栈桥,长200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

    这座码头原来的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另一座与它相隔不远,长100米,宽6米,位于总兵衙门前方,所以称“衙门桥”亦称“蜗牛桥”、“后海栈桥”。这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是青岛最早的码头。

    随着时光的流逝,如今两座栈桥仅存前海栈桥。谈及栈桥为何曾被称为李鸿章栈桥时,岛城著名文史专家鲁海说,因为青岛建置是李鸿章的建议。民间的说法是,1894年5月,李鸿章来青岛口视察胶州湾防务时,当时的青岛只是一个小渔村,根本没有停靠大型官船的能力,所以就临时修了一个港口,这就是栈桥的雏形,所以被称为“李鸿章栈桥”。1892年与栈桥同时期开建的总兵衙门已经于1959年5月被拆除,栈桥成为青岛百年历史中最有价值的历史遗存。

    1931年  回澜阁从此成青岛第一景

    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栈桥由军事码头改为货运码头。为了满足青岛早期建设所需的大量货物的运输需求,1901年5月扩建了栈桥,北段为水泥铺面,铁护栏改为铁索护栏,并将桥面向南延长至350米,延长部分为钢架木面结构,并增铺了轻便铁道。1905年前后,商货运输移至青岛大港,栈桥遂成为船舶检疫、引水专用码头。

    1930年,在当时的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的主张下,决定对已成为青岛重要游览观光景点的栈桥进行全面改造。从1931年9月至1933年4月,青岛投资25.8万元扩建栈桥,将原桥的钢木结构部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 34排桩通透结构,桥面铺以水泥,桥身延长至440米,同时将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在栈桥北端沿海建了栈桥公园,种植树木花卉,同时建休息长廊,在南端增建了“个”字形防波堤。

    而这次最重要的扩建内容就是在“个”字形防波堤内,新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定名为回澜阁。当时的回澜阁黄瓦朱壁、重檐,二十四根朱色廊柱,亭亭玉立,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阁心有螺旋形楼梯,楼上四周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画”之说。游人登上层阁,欣赏大海之气势,看浪花飞溅,哗然有声,往返冲击,因而在当时评定“青岛十景”时,“飞阁回澜”列为十景之首。至此,栈桥才成为青岛第一景观。

    当时牌匾上的“回澜阁”三个字由沈鸿烈题写,这个匾额在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被掠往日本,民间传说被放在日本东京陆军博物馆内展出,以显示其侵华战争的“成果”。但鲁海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人到日本寻找这块牌匾,都没有找到。现在“回澜阁”三字为著名书法家舒同所写。

    1950年  中苏友好阁郭沫若题字变书房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回澜阁改为由郭沫若题匾的“中苏友好阁”,在鲁海的记忆中,当时栈桥北端的三角地带还建有中苏友好塔。中苏友好阁归青岛市图书馆管理,设立阅览室。

    据鲁海介绍,当时来中苏友好阁的大多是为了游玩、欣赏海景。许多电影也以栈桥、回澜阁为外景地 ;上世纪80年代以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在青岛的遭遇为原型、李保田和新凤霞主演的电影《闯江湖》中,以回澜阁为背景拍了外景。几年前,归亚蕾、杨子、黄圣依主演的电视剧《静静的栈桥》中,栈桥则是重要的场景地 。

    目前,回澜阁一楼内还放置了一块“无字碑”,据回澜阁的老员工介绍,这个石碑一直就立在此处,但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有些人觉得一进门就冲着一块石碑,不吉利,所以在过去的年月里,石碑一直被“雪藏”着,直到2009年才开始公开展出。由于硕大的碑体上没有一个字,至今它的身世、背景依然是未解之谜。

    1998年  最大规模整修最高日客流达10万

    上世纪80年代,因为台风侵袭,栈桥两次被巨浪打断,幸亏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使得栈桥和回澜阁能基本保持着昔日原貌。1985年青岛市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花岗岩石台阶。

    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政府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整修。

    1999年6月15日,重建竣工后的栈桥全长394.38米,近十年来虽经大风大浪冲击,但再无大的损伤。记者注意到,各种资料中,对栈桥的长度记载不一,有的称栈桥全长440米。鲁海告诉记者,对栈桥长度有不同的说法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有的不含“个”字形防波堤,一是有的从太平路 、中山路计算。394.38米是从桥体至“个”字形两段的长度。

    鲁海介绍说,栈桥上用作运货的轻轨一直保留到了新中国成立前,那时候的游人并不是很多。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胶州湾修建了大型深水良港,栈桥失去了作为港口的使用价值。如今的栈桥已经成为外地游客到青岛来必须游览的景点之一,旅游旺季每日客流量可达10万人次。

德占初期,栈桥是唯一的货运码头。为了方便运输,桥上铺设了铁轨。



1901年,将栈桥最初的铁护栏改为铁索护栏。



从海上眺望青岛,照片应摄于1931年以后,因为上面已经有回澜阁。



带有栈桥的老明信片,美得如一幅油画。



栈桥之痛 德日军队都由此登陆

    海风吹散了历史的云烟,栈桥早期的轻轨铁路也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但是栈桥与青岛一同所经历的屈辱岁月却是让人无法忘却的。早期的栈桥是当时唯一的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几乎可以说谁控制了栈桥谁就控制了胶州湾。

    1897年,德军就是从栈桥登陆武力占领了青岛。1903年3月,在《胶澳租借条约》签订5周年时,在太平路南侧、青岛路尽头靠海的地方,为纪念死在青岛的胶澳总督叶什克修建落成了叶什克纪念碑据青岛文史专家王栋介绍,这是一座全花岗岩的六角形石塔,通高约为16米。塔身中下部的石制回廊,形成了一个碑亭,塔身镶嵌有12块精心打制的铜牌,详细记叙了德国占领胶州湾的全过程和《胶澳租借条约》内容,前总督叶什克的画像、生平和业绩,也被记录在其中。

    如果说叶什克纪念碑只是百年青岛的一段插曲,那么栈桥则见证了百年中的所有沧桑巨变,1914年日本从崂山仰口登陆第一次占领青岛后,仍然在这座桥上举行阅兵式,以此证明其对青岛享有“充分主权”。1922年,青岛被中国北洋政府收回后,中国水兵同样在此阅兵。

    而曾在中山路1号国际俱乐部内居住过的鲁海,至今还清晰记得1938年1月11日早晨日本兵登陆栈桥的情景。“当时青岛40万人,有5万人闻风而避远走他乡,有五六天的时间大街上都没有什么人在走动”,那天早上,年仅7岁的鲁海透过花园看到在离青岛湾不远的地方有三艘日本军舰,一艘艘交通艇将日本兵从军舰运到了栈桥上。

    当天下午,鲁海还亲眼目睹五六个日本兵在栈桥附近的花园杀害了一个中国人,“那个人戴着礼帽、穿着黑色的棉袍,具体发生了什么我并不清楚,只听到他最后喊的是‘谁会说日本话,告诉他们我是好人’”,随即日本兵就用刺刀杀害了这位中国同胞,“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目睹杀人,至今都忘不了”,如今鲁海还记得自己当年那种愤慨恐惧交织的复杂心情。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27日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同样从栈桥登陆。百年来,它就这样一直承载和见证着历史的变迁,静默无语,荣辱不惊。

栈桥之美 文人墨客都寄情于此

    历史的伤痛和炮火没有摧毁栈桥。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怀着各种心情登临栈桥,并写下诗词文赋。早在1915年,逊清学部副大臣兼京师大学堂监督、著名学者1915年劳乃宣就在《海滨景歌》七律中写到了栈桥,“海天万顷清光煦,沙堤千尺沿低树。斯须轩足登栈桥,直到沧波渐深处……”,并记述了栈桥上有很多外国游客的场面:西方美人冉冉至,绰约纤腰细尺素。记者了解到,劳乃宣1912年来到青岛,一开始主持尊孔文社,后任礼贤中学校长,在青岛写了大批诗词。

    1933年回澜阁初落成,王统照就有感而发道:“新建成的栈桥,深入海中的亭子像一座灯塔。水声在桥下面响得格外有力。”女作家苏雪林在1935年的那个残夏之夜这样描述栈桥灯影:“这座栈桥,位于青岛市中部之南海边沿,正当中山路的终点,笔直一条,伸入青岛湾,似一支银箭,射入碧芒的大海……海风挟雨意俱来,凉沁心骨。空气这么潮湿,整个空间,含着饱和的水点,似乎随时可以倾泻而下。我们想今夕看月已无希望,那么赏赏栈桥的灯光,也可以慰情聊胜。栈桥两边立着两行白石柱,每一柱头,安设一盏水月灯,圆圆的,正像一轮乍自东方升起的淡黄色的月亮。”

    闻一多则在散文中描述过栈桥的云:“伸出海面的栈桥……海天的云彩永远是清澄无比的,夕阳快下山,西边浮几道鲜丽耀眼的光,在别处你永远看不见的……”

    另一位著名作家萧军记忆中的栈桥却多了凄风苦雨、离愁别绪,他在《犹记栈桥风雨夜》中回忆了1937年的一个夜晚,他从栈桥由青岛逃往上海时的情形:“栈桥风雨流亡夜,雪碎冰崩浪打礁!逋客生涯随去住,荆榛前路卜飘摇!”

    由于写栈桥的诗词文章太多,以至于青岛诗人王音说“写什么也别写栈桥,许多本地文人哥们都跟我说过”,因为这个题目早已被有名的、无名的、岛内的、岛外的、职业的、玩票的文人墨客给“写绝了、描绘尽了,抒情的一塌糊涂了”。

    此外,许多关于青岛的歌曲也绕不开栈桥,曾有青岛的知青以《苏武牧羊》的曲牌写过一首《怀念青岛》,唱到“美丽的青岛港是个好地方,栈桥的夜晚灯火辉煌”。2004年青岛歌手沙洲的方言歌《逛栈桥》,被下载为手机铃声传唱一时。

栈桥之乐 回澜阁曾有跳水表演

    沉重的岁月阴霾被徐徐的海风吹散,青岛早已是一片色彩斑斓,在很多青岛人的记忆中,栈桥也是一个承载着无数欢乐的所在。

    鲁海记得小时候栈桥附近人少,每次赶海都能收获很多蛤蜊、海蛎子和螃蟹等。栈桥东南的小青岛如青岛湾一颗美丽的珍珠 ,“琴屿飘灯”也是当时的青岛十景之一 ,但直到1942年才修通从陆路直达小青岛的通道,在此之前都是从栈桥乘坐手摇橹舢板到达小青岛,虽然用的时间不长,但对年少的鲁海来说,这是一段趣味盎然的旅程。

    青岛网友笑佬则记得以前很多孩子都喜欢到栈桥去游泳,大胆的站在回澜阁的堤上:用手捏住鼻子,往下直接坠落水中,为“冰棍式”;张开两只胳膊跳出,近水面再收拢进水中,为“海燕式”;弯腰曲背,插入水中,为“镰刀式”。没有什么教练,大家都互相模仿学习起来,争先恐后地进行跳水表演。后来,考虑到危险,政府出面禁止,昔日孩子的惊险游戏才消失不见了。

    栈桥作为青岛的象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也受到商家的青睐,许多青岛生产的产品,都喜欢冠之“青岛栈桥”的商标,青岛啤酒的商标也是以栈桥为图案设计而成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栈桥白干也是很多老青岛人脑海中深刻的记忆,又苦又辣,但被很多百姓普遍接受,那时候好友聚会要喝栈桥白干,喜庆婚宴要喝栈桥白干,招待客人更要喝栈桥白干。栈桥,对青岛人来说是再熟悉、再亲切不过的存在;而对外地人来说,栈桥则意味着青岛。

■栈桥百年大事记

    1、栈桥始建于1892年,1893年竣工。全长200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

    2、1901年5月德国扩建栈桥,北段为水泥铺面,铁护栏改为铁索护栏,并将桥面向南延长至350米,延长部分为钢架木面结构,增铺轻便铁道,以利运输。1905年前后,栈桥遂成为船舶检疫、引水专用码头。

    3、1931年9月至1933年4月,青岛市政当局投资25.8万元扩修栈桥,将原桥的钢木结构部分 ,改建为钢筋混凝土34排桩通透结构,桥面铺以水泥,桥身延长至440米,同时将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并在南端增建了半圆形防波堤,堤内新筑具有民族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定名回澜阁。

    4、1984年 11月至1985年4月,将桥南端通透部分拆除重建,将桥入口处的6根挡车石柱拆除,新砌了花岗岩石台阶。

    5、1998年 10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又投资350万元,对栈桥进行了改造重建。桥身按抗风浪50年一遇标准、回澜阁基础按百年一遇标准加固。

    A26、A27版文/ 记者  王法艳

    图取自《青岛旧影》、《青岛老明信片》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相关专题:青岛建置120周年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百岁栈桥 青岛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