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语 2007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青岛市大规模启动了“两改”项目,将18片旧城区和城中村、总计253万平方米土地纳入了拆迁改造范围。两万余户青岛市民为此搬离了故居,彻底告别雨天漏水、晴天透风的破旧住房,并将在两年后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和现代化小区。这一切,拉开了城市嬗变的序幕。
这些拆迁区居民绝大部分是城市平民,高昂的房价一直将他们排挤在购房者队列之外,很多家庭至今仍住得跟三四十年前一个样:蜗居大杂院,三代同处一室,与十来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下雨天用来接屋顶漏雨的脸盆能排列摆放至床头……就是这样的住房条件,居民们一住就是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终于,伴随着城市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老居民的新房梦要圆了。
城市嬗变最终的落脚点,显然与市民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改善居民住宅条件,旧城旧村拆迁的意义还远远不止于此。西镇、小港、尖山路片、错埠岭村、大水清沟、河西村、东李村……18个拆迁改造地片从南至北贯穿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刚好勾勒出市内四区积贫积弱的薄弱地带,拆掉成片旧楼房,也就是拆掉老化的城区功能布局,为现代化城市发展提供新空间。
几年之后,拔地而起的住宅和商务楼、陆续开张的购物和娱乐中心将迎来大批市民、商家入住,由旧城旧村变身而来的新城区,最终将为完善城市功能、缩小南北差距、实现东西平衡、促进城区协调发展开启了序幕。2007岛城民生报告:告别老屋2.1万户将迁新居旧城改造勾画城区新格局留住文脉20处里院不拆了挥挥手,别了西镇 2007年3月18日,全市瞩目的小港湾旧城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在小港居住了一辈子的“铁杆儿”老居民、已退休的摄影师任锡海“业务”忙活起来。“邻居们陆续从大杂院搬走了,得给大伙抓拍点纪念照。”任锡海说,他和哥哥家的房子一样被纳入了拆迁改造范围,这回一定要亲自站在“拆迁户”的角度,用相机记录下小港居民们居住在老里院中的最后光景。
挤住着一家三代的10余平方米小屋,小屋半空中一搭几十年的吊铺,成箱成捆的打包行李,依依惜别的老街坊邻居……这就是今年大半年来任锡海镜头中的邱县路10号大院,场景有些零乱,气氛带了一点伤感,不过也一样透露着居民们对住上好房的期盼。“现在小港湾要改造了,邱县路10号大院的‘传记’也将告一段落。”不过,任锡海告诉记者,“告一段落”并不代表着结束,因为邱县路10号大院将来会保留整修进“小港湾风貌保护区”;三五年后,结束拆迁改造的小港湾将被打造成旅游休闲商住港口,邱县路10号大院居民们也将搬回小港做回“新小港”居民。
据青岛市相关部门介绍,包括小港湾旧城改造工程在内,今年全市先后启动了18片旧城、旧村拆迁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253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424万平方米,涉及被拆迁居民21472户,青岛也由此迎来了城市规划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拆迁改造年”。
2007年启动的部分两改项目
◆云南路片改造工程:3月启动,位于观城路以南,汶上路以北,寿张路以西,嘉祥路以东,占地约34公顷,涉及拆迁居民约4700户。
◆小港湾改造工程:3月启动,范围东至冠县路、南至市北区行政区界、西至海域、北至六号码头,占地面积约39万平方米,涉及拆迁居民4807户。
◆错埠岭二小区改造工程:3月启动,位于辽源路美特好以北、绍兴路以西、干休所以南、原吴家村(海城)以东,占地5万平方米,涉及居民650户。
◆东西快速路一期改造工程:位于延安一路以东、延安路以南、台东体育场以北、明霞路以西,占地9万平方米,涉及居民2851户。
◆大山村改造工程:位于萍乡路以南,南昌路以东,德丰路两侧,依傍于重庆南路两侧,分大山及小河西自然村两部分,近600户1923人,安置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
◆河西村改造工程:6月启动,项目总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总拆迁户数934户,规划建筑面积48.4万平方米。
◆大水清沟片改造工程:12月启动,位于四流南路以东,长沙路以南,宜阳路以西,德安路以北。
◆东李村和侯家庄、麦坡、佛耳崖改造工程:年初启动,位于青银路以东、铜川路与合川路以西、九水东路以北、天水路以南,涉及居民1600余户。
文/本报记者 高一靖
图/本报记者 何毅
[编辑: 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