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捐资”不是学校乱收费的筐

2008-07-12 06:1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李华 作



文/叶祝颐

    “报名的时候不说要多少钱,现在孩子那么努力考上了,才告诉我们要交12万元。”12岁的女孩居天(化名)今年小学升初中,通过层层选拔,终于接到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录取电话。然而录取后,居天的家长才被告知,作为户口在外地的借读生,需要一次性交12万元“捐资助学”,否则不能进北大附中。(7月11日《北京晨报》)

    乱收费的理由总是惊人的相似:自愿。报道中该校康校长表示:“这钱是捐资助学,都是自愿的。”笔者不禁想问:既然是自愿捐资助学,为何不提前与家长协商?家长在孩子能否上学的现实问题面前,他们敢不“自愿”吗?自愿的解释实在是滑稽得没有半点技术含量。而且现在,“自愿捐款”几乎成了一个烂筐,不能见阳光的乱收费都似乎可以往里面装。

    自《行政许可法》颁布执行以来,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已经有了严格的管理规定与程序要求,收费必须有可靠的法律依据,学校以自愿的名义强收天价捐资费,显然是乱收费行为,是在出售教育部门公信力。

    在媒体曝光和舆论压力下,北大附中或许会适当减免居天的捐资费。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处理乱收费似乎形成了一种习惯模式:媒体曝光,上级领导重视,停止收费。然后,一切风平浪静,新一轮的乱收费又重新开始。目前除了停止、清退教育乱收费以外,乱收费的始作俑者被处理的消息鲜有耳闻。而且教育部门的暧昧态度耐人寻味:北京市教委工作人员一方面说,有规定禁止捐资助学与学生入学、招生录取挂钩。另一方面又表示,捐资助学没有统一的标准,由家长同学校协商,自愿交纳。教育部门态度如此暧昧,又怎能指望学校不“狮子大开口”乱收费呢?

    有调查显示,教育乱收费目前仍居各种乱收费榜首,而且乱收费的手法更加隐蔽。不管乱收费如何隐蔽,有关方面都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一方面,要合理配置基础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推进教育公平;另一方面,要压缩学校收费政策的弹性空间,督促各学校清理各种乱收费“土政策”。同时要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通过层层负责的方式给乱收费戴上紧箍咒,不能听任天价捐资费打劫外来孩子。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腾飞]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