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圣祥 “若有人询问食品安全等敏感问题,不要偏激,务必给出正面回答,相信学校可以很好解决……”,“遇到酷似领导的人来问路,一定要注意礼貌……”为迎接福建省第11届省级文明学校评估,这类“临时校规”近日在福建高校广为流传。“临时校规”中甚至连叫餐、在路上吃东西、穿拖鞋走路等平时常见且被默许的行为也被紧急叫停。(5月18日《中国青年报》) 专家们在学校转几天就能给一个学校的文明下结论?究竟判断的是学校这几天文明不文明,还是近3年来文明不文明?有学生质问这到底算不算一种形式主义,答案是确定无疑的。文明高校评估存在造假情况毋庸赘言,真正令人费解的是,舆论声讨已经多年,对教育行政化官僚化教条化的抨击更是强烈,劳民伤财的省级文明学校评估居然还能连搞11届!
文明高校评估直接牵扯到高校领导的治校政绩,其中,让高校领导最头痛的肯定是个别“不听话”的学生,所以不惜启动了所有的校内监督奖惩机制,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让学生成为依评估标准打造的提线木偶。
北大会商学生曾引来舆论一片嘲讽,可与迎接评估检查的“临时校规”相比,无疑又是小巫见大巫。在“临时校规”的有力约束下,学生根本就不是一个自由人,既无独立之人格,更无自由之思想,大家都只是校领导手中的听命棋子,有时负责“给出正面回答”,有时负责礼貌接待“酷似领导的人”;学校近3年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成果、口号等,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其中包括熟背机房电脑的数量。
外人不是很清楚文明高校的牌匾,对一所高校特别是高校领导,在虚名荣誉之外,具体还意味着怎样的现实利益。但是我们知道,这样的文明高校评估,除了强制要求所有学校精通造假之术外,对于促进所谓高校文明似乎并无多大好处。如果说文明高校评估也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那么学生们提前学到的,将是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外加典型的奴化教育。
为了虚伪的“荣誉”,真实是可以牺牲的,诚信是可以牺牲的,尊严也是可以牺牲的;自私利益面前,没有底线的原则,没有坚守的价值观;人家要什么答案你就给什么答案,评估标准怎么写你就怎么去临时安排——试问,经过这样的“文明”洗礼,经过这样的教育,某些高校校训中那些好词好句,有哪一句能落到实处呢?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孟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