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岛辛岛山石遭开采 山体已被挖得面目全非

2012-03-01 05:22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一辆大货车在卸石块



    当一块块的石头从山体被肢解下来的时候,也许你只会听到石块的撞击声,但若干年后你恐怕不会知道,你的后代会对着荒山发出哭泣声。

    在薛家岛辛岛附近村落,炸山采石已经成为了一项产业,人们在这里支上碎石机,摆上运石车,雇上装石工,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石料开采场和石料加工厂 。每个月你都能听到响彻山岭的爆破声,每一天你都能看到一车车的石头被加工成碎石子。在部分采石场,老板拿不出开采许可证;在这一片区域,粉尘飞舞,挖山活动仍然在进行。2月28日,记者依照市民提供的线索,来到薛家岛辛岛附近村落,以泊湾村、东山村为基点,实地走访石料加工点和采石场,调查此地山石开采及环境破坏情况。记者发现,这些加工点已经形成一个利益链条。

    A 市民爆料快救救这片山

    “就隔着一条马路,路的北面是前湾港的集装箱码头,整个港区井然有序,但是你看看路南边成什么样子了?到处都是看山放炮的,山被挖得不成样子,还到处都是粉尘。”2月28日,家住薛家岛的市民田先生向记者打来电话反映说,薛家岛辛岛周边的小村落前两年还是群山错落、满山翠绿,但现在,每个山头都是开山放炮的“繁荣”景象。

    田先生心痛地说,“这些开山者的钱包算是鼓起来了,但是谁来救救这片山啊?”

    田先生告诉记者,他前几日爬上了薛家岛泊湾村附近的一座山头,没想到看到了惊人的景象。田先生惊讶地发现,远处就是码头,跟码头仅有一路之隔的群山却是惨不忍睹。“我从南面上了山,山南侧的植被保护得还都挺好的,一排大大小小的山坡,景色不错。可北面基本都光秃秃的。”田先生说起来他的所见,很是痛心。“有的山坡已经被劈成了断崖,各个山脚下到处都是挖掘机和大货车,全部都是在开山、采石。”

    田先生说,随后他绕道来到了山坡北侧,发现山脚下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一个个小石料厂。田先生告诉记者,“我问了问,这些石料厂老板不少都是自己炸山,没有任何开采、经营的证件,他们赚的钱是多了,但是这些山都快被他们挖没了。看着好好的山成了这样,真是太可惜了!”

    B 记者调查半面山坡被挖空,石料厂藏山脚

    路上都是小石子,山上四处冒“烟”

    针对田先生所反映的惊人内幕,2月29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了薛家岛辛岛附近。沿着齐长城路从西往东走,记者发现,情况确实如田先生所说,齐长城路的南北两面真的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在路北侧 ,集装箱码得整整齐齐 ,但是到了路南侧,记者开车一路驶过,只看到了一个个光秃秃的山头。

    记者沿路注意到,几乎每个山坡上都有大型机器在工作,一些石头被铲到大货车里,再由大货车运走。而挖掘机每次把石块倒进货车时,都会扬起一阵烟尘,半分钟之后才能慢慢散去。

    从远处看去,一个个山头上就好像燃起了“狼烟”一样,到处都是粉尘。记者下车观察了一下,由于离挖掘机比较近,刚待了一会儿,记者就感觉呼吸道很不舒服。无奈之下,记者只得坐上车离开,准备前往田先生所说的泊湾村。

    山坡几乎被掏空,山脚下藏着石料厂

    在泊湾村的入口处刚好有一座小山。记者在这里看到,这座山已经被挖得“面目全非”。南侧山麓还能够看到郁郁葱葱的松树林,但是北侧的山麓却已然支离破碎,山坡几乎已经被掏空,到处都是破碎的山石,整座山看上去好像被从中间劈开了一样。

    记者在现场看到,三辆挖掘机正在半山腰处工作,旁边还有三四辆大货车在等待运送大石块。

    随后,记者绕往小山的后方,刚要准备进入村子,却发现在山脚处的一片松树林中,还隐藏着一个小型石料厂。一台碎石机正在工作,3分钟之后,就有一辆大货车满载着小石子从这个石料厂里驶出。

    记者找到了石料厂的老板娘,她告诉记者,山上炸出来的大石块运到他们这儿,经过碎石机加工成小石子后,就可以卖往别的地方了。不过,当记者询问老板娘有无开采山石的证件时,老板娘却支支吾吾地说,“我们四五年前办了个工商许可证。村里边碎石厂多了去了,你们问他们去吧。”之后,老板娘便不再答话,把记者打发走了。

    C 记者暗访一个村子竟有十多个石料厂

    为了彻底摸清“石头的秘密”,记者决定化身成前来购买石料的商人,并以此为由头,搞清楚山石的利益链条和他们破坏大山的证据。

    第一家一个村十多个石料厂大家靠山吃饭

    在落实身份之后,记者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进入泊湾村,这条土路上落满了运输车撒下的石子。记者正往前走,迎面开来一辆大型运输车,汽车开过之后尘土飞扬,根本看不清路在哪里。短短5分钟的路程,记者看到了不下10辆运输车。

    进村不久,记者就看到了第一个石料加工点,老板自称姓徐,在他的地盘上堆放着不少加工好的细石子。他告诉记者 ,周围来买石料的人不少,“董家口的居多”。记者简要询问了一下价格后表示要货比三家,老板称,其实周围石料作坊大都同样价格,“这个村里有十多个石料厂,有的自己开采自己加工,有的运来石料进行加工,你不信可以去看看,反正我们都是靠山吃饭。”

    第二家要不是变压器坏了24小时不停工

    距离这个加工点不到10米,记者又看到了第二个加工点。这个加工点规模较大,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地面已经被挖出一个深坑,一个碎石机坐落在大坑的中央,一块块石头被加工成碎石子。在碎石机的不远处,两台装卸车正在紧张忙碌地工作,两名工人坐在石子堆上。

    记者上前简要交谈后表示想见见老板,工人表示老板不在。记者问,“这么多石子得多长时间才能加工出来?”工人告诉记者,加工石子并非难事,“之前我们都是24小时开工,多少石头都给打成细石子。”记者表示惊讶,“这样连轴转都用多少电啊?”工人指了指山坡上一个小屋说:“我们有变压器,那点电算不了什么,这两天变压器坏了,只是白天干,等修好了照常开工。”

    顺着工人的指引记者来到小屋前面,看到屋子里挂满了电闸,一个小型变压器坐落在房间正中。记者注意到,这个小屋离工人的工作地点很近,周围没有任何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后来记者从不少老板的嘴里得知,高风险也意味着高回报,虽然每天吸入大量粉尘,周围也缺少安全保障,但加工石子的工作薪水不菲,“每个月能赚到3000~4000块钱。”

    第三家自己的小山头没料了才从外面进石渣

    随后,记者又来到第三家小石料厂。听说记者是来买石子的,正在开挖掘机的赵老板立马把机器停下,走下来跟记者侃了起来。“你来我们家买石子是对了,我们家的石子最好。”说着,赵老板走到石头堆上,随手抓起一把石子说,“你看这些石头多细、多小,其他家打不出来,他们的石头子都比我们的大,不好用。”赵老板很热情,而他家的石子价格和前面几家一样,也是34元钱一立方。

    “便宜点行吗?我们要的量大。”记者刚刚开口还价,赵老板立刻摆起了手,说完掰着手指头跟记者算起了账。“这石渣我们从外边运过来,320块钱一车,一车是20立方,算下来就16块钱一立方了。”

    “进价才16块,你卖32块,这价钱翻了一番啊?”对于记者的疑惑,赵老板一听就急了。“我真没怎么赚钱,工资、电费、炸药钱、挖掘机,哪样不得花钱。”赵老板告诉记者 ,工人的工钱每人每月要发四五千元,挖掘机是他自己买的,而碎石机每天24小时开工,也需要一大笔电费。“炸药现在也是越来越贵,得14600块钱一吨。”

    赵老板告诉记者说,虽然他现在从外边一车一车地拉石渣和大石块,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以前自己也炸山,但是我这块小山头已经要没料了,要不谁花那么多钱从外边进。”说完他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大坑,原来,这就是他口中那个“没料”的小山头。记者注意到,这块地方已经被挖空,成了一个弧形的大坑,高约五六米,两辆大货车就停在坑里。“我们各家都分好了,我还能挖的就这一小块了,其他的都得从外边进货。”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面目全非 开采 山石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