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胶南探访小香猪 喝山泉吃青草还有专职陪练

2012-08-06 06:52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以前工作和养猪扯不上边儿

  还记得《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中赵喜富带领村民养的宠物猪吗?刘桂忠这里可真有宠物猪。“引进香猪以后,我们现在正在改良品种,最大的能长到 10来斤 。”刘桂忠说,巴马香猪还是“救命猪”,不仅能当宠物养,人烧伤了贴上它的皮,能救命。

  远离城区的喧嚣,驱车沿着弯曲小道,在胶南市畜牧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近日,记者来到了胶南张家楼镇成家村中业巴马香猪养殖基地。基地建在山林中间,走进去没有养猪场周边那种臭臭的气味,这里的空气很清新,整个园区都显得特别舒适安静。

  “巴马香猪原产于广西,有着悠久饲养历史和稳定的遗传基因,品种优良而且稀有。不过,这猪喜静怕吵。所以一般不愿意让人随便参观。”在房间里“消毒”时,刘桂忠总经理说,一个是人多怕吵,另一个也担心外人随意出入带进去病菌,所以要求进基地参观的人很多,他能推就推。

  说起为什么当初选择养香猪,刘桂忠说也算是机缘,当初他正好和朋友到南方游玩,在那正好吃到了香猪肉,虽然贵但感觉口感确实好。另外,经过调查发现,这巴马香猪不仅所含热量低,还比其他猪营养价值高很多,再加上当时正好注水肉、瘦肉精等事件发生,他就萌生了这个想法。“巴马香猪早在 1995年就被国家以地方特产载入了史册。而后来经过几年的市场调查,想吃放心猪肉而不得的消费人群在急剧增加,这种名牌特产猪引进来肯定有市场。”有了充分的思量,刘桂忠说,他在 2008年的时候引进了30头猪,进行试养。

  说起刘桂忠以前从事的行业,那跟养猪绝对扯不上边。学过中医、干过装修、当过售楼先生,天生有一副好嗓子的他还干过演艺经纪人,组织演出团到全国各地演出。就是这样一个连普通猪一日三餐吃什么都不知道的“外行人”却当起了养猪人,中间需要克服的困难确实是难以想象。

  闻不惯猪味却一直陪着猪

  “最开始的两年最难,猪该吃什么,怎么照顾?我都不清楚,就买了一堆养猪方面的书看、出现了什么症状就上网查。”刘桂忠说,闻不惯猪味的他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其余的时间几乎都在猪舍以猪为伴,可就是他这样精心照料,还是有香猪水土不服,并且毫无征兆地死了一头种猪。“我当时自己对猪进行了解剖,这摸摸那看看想找出病根,可是一无所获。”

  意识到闭门造车的弊端,刘桂忠开始频繁地走访周边的养猪专业户,从他们那学习养猪的经验。“当时我自己觉着脸皮都挺厚,没事我就去麻烦周边的养猪户。”可刘桂忠经验学了不少,香猪的情况也有所改善,但是猪还是不时出现意外情况,最严重的一次情况是第一年冬天,猪跟疯了似的,相互追着咬,有的尾巴都被咬掉了,还有的耳朵也被咬掉一大块。

  看来这外来贵族猪跟普通猪不能一样养,刘桂忠一边学习当地养猪专业户的技术,一边上网自己搜索,并不时向各地专家求教。而除了学习的时间,他基本上就天天跟猪在一块。“那两年很难,也想过放弃不干了,可养猪的钱都是借的、陆陆续续又投入了很多,不能这么放弃。就咬牙坚持下来 ,那时陪猪的时间比陪媳妇的时间都长得多。”刘桂忠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也正是因为这种坚持,让他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闭关两年还真让他总结出了独有的养殖方法,成了名副其实的养猪专家。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小香猪 专职陪练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