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饥饿:记忆的价值——17省110个村688位老人

2012-10-30 10:3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寻找饥饿"纪录片项目拍摄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88名老人,这是用老人们的照片贴的照片墙。



  

王来祥老人



  

邹雪平(左二)为逝者立的碑



  

王海安和他的拍摄对象



  17省,110个村,688位老人

  王海安拿着DV走在老家青州市张高村的街头时,成了村子里的一件新鲜事。

  很多村民对那个巴掌大小的黑色盒子很陌生。“你在看地形哦?”他们热情地和王海安打着招呼。更多的人会把它当成一台照相机。他们迎着镜头走过来,会不自觉地让自己立正,站好,表情也凝固上那么几秒钟。

  村民们有太多好奇心需要得到满足。“学校分配你下来叫你这么搞噢?”“赚钱吧?不赚钱,不赚钱做这些干啥?”等他们走近时,会向王海安抛出一系列问题。

  很多时候王海安不知如何回答。他走上“寻找饥饿”之旅,记录村里老人们口述的回忆,多少有些“误打误撞”。

  2009年,著名记录片导演吴文光的几个学生自发拍摄采访了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的一些故事。自2010年1月起,吴文光开始寻找自愿加入的年轻人,让他们回到自己出生的村庄,把镜头对准那些经历了饥饿的老人。

  那时,王海安还在天津美术学院数字媒体系念大二。从同学那儿听说了这样一个拍摄计划。

  小时候,他最讨厌的事就是爸爸讲童年吃过树叶。树上没有树皮了,爷爷有块榆树皮挂了两三年,就是想留着怕有一天再挨饿。“以前认为父亲是在乱抱怨,长大才知道他们是真的饿怕了。想到自己身边正好有这样的故事资源,也没有想太多,就去拍一拍吧。”2010年夏天,王海安成了同期21名参与拍摄者中的一员。在这个被称为“寻找饥饿”的计划里,1985年出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专业的邹雪平也是最早的行动者之一。2009年冬天时,她就拿起了摄像机,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邹家村。

  截至目前,参与到“寻找饥饿”拍摄计划之中的人,有60多岁的村民,有从事纪录片、剧场或其他艺术创作的作者,但绝大部分是80后大学生。

  “这是一种滚雪球记录方式,卷入更多人参与拍摄、更多村子的老人记录口述历史。”策划人吴文光说,截至目前,有60多位志愿者回村采访。来自陕西、湖南、湖北 、云南、山东、河北 、福建等17个省,110个村子的688位老人,第一次面对志愿者们的镜头,讲述50年前的饥饿经历。

  朝着最老最破的房子走

  2010年暑假,王海安向父母要了4200元钱,买了个DV回到老家,开始了“寻找饥饿”之旅。

  村子里的其他老人,自己大都不认识,也不知道如何开口。第一次走访时,王海安拉上爷爷,让其当自己的“招牌”。

  “后来跟我聊天的9个老人中,有7个是爷爷带我一起去的。”王海安说,采访时,爷爷有时累坏了,倚着旁边的三轮车等着他,等着等着就斜躺在上面睡着了。

  和其他走访者遭遇一样,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打开话匣子。有的老人直接告诉他说“忘了,不记得了”,也有的说“说了也没人管,有啥好说的!”

  村子的老人说,另一个镇子上的刘家村、良孟村当年饥荒特别严重。这两个地方离家都有十几二十里地,王海安就让父亲骑摩托车带自己过去。

  去外村拍摄时,王海安最怕的就是别人把他当坏人或者骗子,以为要去骗老人财物。他只好“拼命”做一番解释:自己是大学生,是过来完成作业,采访历史的。

  “听我解释完后一般都会很乐意告诉我去哪里找老人,不和我说的我就照着最老、最破、最偏僻的房子走,里头一定住着老人。”王海安说。

  愿意面对镜头回忆那段历史的老人大多七八十岁,身体都有点毛病,交流起来有些困难。王海安需要走上前去趴到老人耳边,大声吼出自己的问题。也有老人说不上几句就喘粗气,却又有说话的兴致,王海安就把手放在他们的胸膛上,帮着捋一捋,让他们呼吸顺畅些。

  “两个孩子,都饿死了”

  在王海安的摄影镜头前,村里70多岁的王来祥最先说话。1958年,那还算得上一个有收成的年份。“可等到秋后开始大跃进,没人在家干活,地瓜都被犁耕了,用一匹牲口拉着犁耕,露出来的地瓜就捡回来送到食堂吃,埋着的就不要了。”到了1960年,开始闹饥荒了。“煮萝卜粘粥,把萝卜剁一剁,连点面都不搁,白水煮萝卜啊。一个人一瓢。和食堂关系好的给你舀上块萝卜,关系不好的光给你舀上点汤。”

  这样的说法在王炳恒老人那里,也得到了印证。老人告诉王海安,1958年大跃进刚开始,还能吃饱饭,窝头还是用粮食做的。到1960年就坏了,窝头里掺着野菜,掺着萝卜、糠。“哪里有好味道!老一茬的他们不去干活领的饭少,饭又差,一天天就靠死了。那时候,俺闺女四岁了还饿得不会走。”

  在王海安接触的12位老人里,朱良镇良孟村的孙秀香老人让他印象最深。

  “记得2010年夏天,我爸第一次带我去良孟村采访老人,我在村子里转悠了好久都没找到合适的老人进行采访。下午四五点钟,我准备回家的时候看见三个老太太坐在一个巷子里聊天,我走上前去向她们介绍自己。”王海安回忆,这三个老太太中就有孙秀香老人。她说自己的孩子、婆婆饿死了。老人边说边留下了浑浊的眼泪,最后用手上的蒲扇遮住了眼睛,这个场景让王海安觉得“心像被针扎了一样”。

  2011年冬天,王海安又去了孙秀香老人家。83岁的孙秀香眼眶已经变成了深灰色,她不断地咳嗽。老人还记得他,向他详细地说了自己儿子饿死的经过。

  “那时候吃的东西就别讲了,树皮树叶都吃了。俺和俺孩子在黑天到地里把树皮剥下来,把皮拿来家用刀剁剁,放到锅里煮一煮,和孩子吃,白天再到地里干活。在地里干着活就拉肚子啊,净拉水。”

  孙秀香对着镜头絮叨着,三月里,家里没有一点东西吃。她去地里干活,儿子在床上趴着叫唤,“娘哎,娘哎。”问他干啥,他说“俺很饥困(饿)。”孩子爸爸在大队马号里喂牲口,赚了三块钱。正好马号里宰了牲口,他就买了一些回家,把肝肺肠子煮了吃。

  “还在那煮着,我就说快捞出一点来,快给儿子!”儿子拿过来,赶紧往自己的嘴里塞,塞得满满的,接着在炕上噎死了。“俺大闺女接着把他嘴里的东西抠出来,填在了自己嘴里。她也噎死了。”

  “两个孩子啊,说是噎死的,其实是被饿死的。要不是太饿,怎么会被噎着?”孙秀香说着,哭着。一旁的王海安跟着哭。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寻找饥饿 记忆 价值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