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饥饿:记忆的价值——17省110个村688位老人

2012-10-30 10:3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请老人来看《饥饿的村子》

  从2010年暑假开始,每次放假回家,王海安都要拿着他的DV在村子里转悠。村民们对此事的新鲜感已褪去。他们只是奇怪,这个年轻人的“作业”咋还没忙完。

  就连王海安原先并不发表反对意见的家人也忍不住了。2011年大四寒假里,一个阳光暗淡的下午,他的母亲再也忍不了了。

  “好东西不拍,整天拍些老人、死人干什么。你快去上你的学,该找工作找工作。你在家里俺可受够了。”王海安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个场景——他的母亲坐在床边缝补衣裳,对儿子发起了牢骚。“你啥也别弄了,去赚钱就中。没有在家里干这个的,不嫌鲁莽的慌(丢人)。”

  2012年大学毕业时,王海安并没有去找视频剪辑师之类的工作。他还在坚持拍老人。

  在以艺术家聚集地闻名的北京东北部城乡结合部,他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者。而在整个拍摄的团队里,几乎每个人都遭遇到了家庭的阻力。

  滨州的邹雪平是当时村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在2009年毕业后,她就在吴文光的草场地工作站工作,主要工作就是拍摄纪录片等,一个月只有1000元左右的生活费。

  2010年夏天,邹雪平粗剪了一个《饥饿的村子》让家人看。遭到家里人的反对。在邹雪平拍摄的纪录片里,记录下母亲的不满:“看法?我就是不愿意。俺看这不是长久的事儿。俺就不愿意你捣鼓这个。”说着这些,母亲用左手抹了抹眼泪。“以后光做这个?人家打工的还有赚两千的,你这1000块钱够买化妆品不?”

  他们是从老人们对于此事的反应中,找到了记录下去的价值。

  2011年1月26日,邹雪平挨家挨户通知她拍摄的15位老人,到她家里去观看她剪辑的《饥饿的村子》。

  老人们拄着拐棒、佝偻着腰,气喘吁吁地按时到了。他们坐成三排,目不转睛盯着电视屏幕。“那个时候就考虑着,今天没死就不碍事了。再考虑明日再吃啥!”听到自己的口述经历被播放出来,邹佩瑶用手揉搓着发红的眼睛,随后又从口袋里掏出发黄的一截毛巾,再擦了两把。

  邹雪平让老人们提意见,他们发言说。“你拍的技术老高,为老年人服务,艺术很高!着实好,老欢迎!”“你有这个文化办这个事儿,别的村有吗?没有啊。”

  在第二天,一位老人提着板凳又找了过来给邹雪平鼓劲——“到了家,我的思想老么痛快。现在没有像你这种思想的。大胆地办就行啊。”

  这些老人们以为会带到坟墓里去的记忆,都被记录保留下来了,他们感到了欣慰。

  为没有坟的灵魂树块碑

  参与“饥饿计划”的人里,一共有17人剪辑出了影像素材,吴文光把它们集合起来,做了一份8小时长的以饥饿为主题的《公共影像档案》,又以此为基础,排练出一场以饥饿为主题的剧场演出,演出者都是拍摄“饥饿计划”的年轻人。

  走访的老人越多,听到的细节越震撼,拍摄者越觉得要为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死去的老人做点什么。今年1月,他们确定了立碑的想法。

  “公墓是村民死去后被埋葬的地方,我们要在那里为那些没有坟墓的灵魂树一块碑,把他们的名字刻在上面。”

  截至目前,包括邹雪平在内的三个拍摄者顺利达成了树碑的目标。

  最近的一次回家时,王海安带着DV又到村里的公墓里走了一圈,“看着发冷发硬的石头墓碑,我心里也发凉。但还会继续做下去。”王海安说,在这场“寻找饥饿”的旅程中,他最大的收获是自己变了。对于自己的出生地、自己的祖辈有了更强的认同感,也真正了解了祖辈们生命里经历了什么。

  “这个年代遗忘成为习惯成为风气,记忆有其价值。”带领王海安们完成这次拍摄记录的吴文光说。

  10月15~28日,吴文光带着其中4个学生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北卡大学、杜克大学等7所高校进行了有关“寻找饥饿”的纪录片展播;之前,国内也有北大、清华等多所高校的年轻人观看了这个纪录片的巡展,了解了那段不容忽视的历史。

  在王海安的纪录片末尾,他把镜头对向爷爷,说了这段旁白:夕阳打在俺爷爷的身上和脸上,感觉他就像这夕阳一样,快要落山了。

  就像在与时间赛跑,王海安的拍摄对象中,有两个已经去世。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寻找饥饿 记忆 价值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