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医院7医援人员回国 维和10个月瘦40斤(图)

2012-11-30 07:48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旦慧文(左一)与同事们在南苏丹一个村子里进行义诊。图由本人提供



一起去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孙世涛鞠叶夫妇。



    近日,401医院的七名医护人员在南苏丹圆满完成维和任务返回祖国。由于工作出色,他们全部获得联合国荣誉勋章,其中两人获得“联南苏团特别贡献奖”,三人被联南苏团表彰为“优秀医务工作者”。在这支队伍里,还有一对夫妇,他们抛下了 4岁的孩子远赴南苏丹进行为期10个月的医疗援助。28日,在401医院,他们向记者讲述了维和期间的故事。

    夫妻俩都报名去维和

    今年33岁的鞠叶是五官科一名主治医师,她的丈夫孙世涛是信息科主管技师。去年得知想去参加南苏丹维和的可以报名时,鞠叶第一时间就报名了 。想到报名之后还得经过选拔,通过之后才可以去,所以报名时她并没有跟丈夫说,打算等确定能去后再说,结果名单出来之后,她一看,他俩都出现在名单里。“原来他当时也是想等着能选上的时候再跟我说,结果就这么巧,我们两个都被选上了。”鞠叶说。

    “都被选上之后,我们纠结了近一周,因为毕竟家里有老人,身体不太好,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还有一个不到四岁的孩子,如果我们两个人都去,就没人照顾他们了。”鞠叶说,可是作为军人,他们又觉得能参加维和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好不容易有这么一次机会,都不想放弃,就这样他们俩最后就一起去了。“去之前我们给老人孩子备下了一年的药。”鞠叶说,同时还给孩子买下了够喝一年的奶粉。

    最煎熬的是想孩子

    七名医护人员经过三个月的集训后,今年1月份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生活上再苦都能过得去,就是特别想孩子。”鞠叶说,南苏丹的信号特别不好,电话经常打不通,而且由于有时差,那边比国内早五个小时,所以每个月她跟孩子也就能通三次左右的电话。“我们两人的工作不一样,就吃饭的时候能见着面,见了面之后我们就问对方,有没有给孩子打电话,电话打通了吗?”鞠叶说,她听母亲说,孩子平时一看到飞机,就嘟囔着说“飞机飞低点吧,接着我去找爸爸妈妈”,这让她很心酸。

    “我们回来的时候,孩子看到我们都有些不认识了。”说到这,鞠叶忍不住流下眼泪,她说,他们已经有10个多月没见了,女儿长高了一头,他们也变化了不少,丈夫比以前瘦了40斤,所以女儿刚见到他们有些生疏了。

    吃不上新鲜菜自己种

    “我现在就想吃蔬菜,一说吃肉都快吐了。”44岁的朱君祥是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他说,他们在南苏丹的食物以肉食为主,蔬菜特别少,都是从国外采购的,等到了他们那里已经不新鲜了。为了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他们自己种起了菜。在青岛种地瓜都是为了吃地瓜,但他们在那里种地瓜则是为了吃地瓜秧 ,此外,他们还种了黄瓜、豆角、油菜、空心菜以及萝卜,“种萝卜不仅可以吃到萝卜,还能吃萝卜缨,这样我们的蔬菜就又多了一种。”朱君祥说,南苏丹旱季时间特别长,气温达50℃,草都干枯了,因此他们种的菜都得一天浇一次水。

    “那边经济特别落后,所以卫生条件很差。”心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刘志涛也参加了这次的维和任务,他说,那个地方的蚊虫特别多,所以传染病就多,像艾滋病、疟疾、伤寒患者非常多。为了不受到蚊虫的攻击,他们会经常在住所喷洒药物,每15天还会服用一次抗菌药和防蚊药。

    当地孩子吃不饱饭

    “我觉着他们那的孩子太可怜了,连饭都吃不饱。”鞠叶说,他们在维和期间经常到下边去义诊,有的时候还给孩子们捐学习用品。有一次他们去给孩子捐学习用品,同时还拿些了饼干和糖果,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是排着队领,不过分着分着后边的孩子便跑上来抢饼干和糖果,但对学习用品一点都不感兴趣。

    妇产科主治医师旦慧文在南苏丹负责妇产科的工作,她说,那里的医疗条件很差,所以难产死亡的几率特别高。参加维和任务的崂山分院内一科护士长、主管护师祝凤梅说,南苏丹人生活很贫穷,一天能吃上两顿饭就不错了,不过他们的幸福指数却很高。当地居民每星期至少有一天聚在一起通宵达旦地唱歌跳舞,随便拿一个树枝或是拿着一个盆、一个桶都能跳起来,跳舞的时候也没有乐器伴奏,不过他们却跳得很开心。 记者 韦丽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