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
家庭农场,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国外的景象:在一片空旷的田野上,坐落着一个小院,
农场主摆弄着自己的小型飞机,准备为农作物喷洒农药……然而,在如今的
青岛农村里,这样的景象正日益增多。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家庭农场主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沃野里,有的种着土豆,有的种着玉米,还有的种植玫瑰,农场主们按照自己的设想 ,打造一个个“农业王国”。这些农场主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近日,记者走访了岛城郊区的4个乡镇,探访那里的家庭农场。
揭秘 68个家庭农场主大多曾是种粮大户 全市至少已有68个家庭农场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因为一个概念的提出,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农村“家庭农场”,一个在众人印象中盛行于国外的农业模式,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成了未来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而青岛早在文件出台之前,已有多个“家庭农场”出现在农村。
据记者的多方调查数据,仅胶州、黄岛、即墨、莱西、平度五个区市,便已经注册了68个家庭农场。其中数量最多的当属胶州市,早在2010年3月份,便诞生了全市首个家庭农场,在短短3年时间里,就涌现出了32个,成为全青岛市探索家庭农场最为成功的地方。
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家庭农场在青岛市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对于部分区市而言,探索、尝试仍是当下的特点。“虽然已经注册了19家家庭农场,但是规模还不大,多数只有百十亩地。”莱西市经管站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涉足家庭农场,而成熟的运营确实需要时日。
在黄岛区,目前还没有家庭农场完成注册,但观望成了不少潜在农场主的特写。据该区有关部门统计,仅规模过百亩的种粮大户 ,目前就有25家,而他们很可能成为尝鲜家庭农场的首批黄岛人。
农场主大都曾是种粮大户 在多日的调查过程中,记者采访了岛城郊区市的农业部门,据工作人员的说法,如今已经完成注册的家庭农场,其原来的背景颇为相似,绝大多数农场主,曾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种粮大户。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比于早已兴起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出现有着特殊的背景。”胶州市经管站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该市有32个家庭农场,农场主多数是种粮大户和以前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曾经承包的土地规模都比较大。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大规模种粮和农业合作社的经历,让这些人对现代化农业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在和传统农业对比的过程中,他们敢于尝试新型的农业发展之路。“相比一家几亩地的传统农业,种粮大户都转变了以往的观念,无论种植模式、农产品销售,都是崭新的思路。而农民合作社,更是需要敏锐的市场嗅觉,长时间的摸爬滚打,让这些人看到了新型农业的好处。因此 ,在收益面前,他们敢于尝鲜。”
资本,是开办家庭农场的基础 在接触了几个家庭农场后,记者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那就是农场主不是谁想当就能当,这背后离不开资金做后盾。“我转包了360亩地,算上承包费、修水渠、硬化路面等基础设施,仅先期投入的资金就达到了110万元,具体何时能收回这些成本,我现在还真说不上来。”2011年,胶州市九龙镇农民孙志刚注册了一个甘薯农场,他转包的那片土地,是种上粮食亩产收入不到1000元的贫瘠地,他之所以敢对这片地下赌注,离不开他的另一个身份:房地产商。孙志刚说,他多年以来都在房地产领域打拼,也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能把资金投向家庭农场,他说没有几十万是不可能的任务。
而像孙志刚这样的农场主并不在少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农场主们有的曾干过房地产,有的开过塑料厂。那些种粮大户或农民合作社领头人,多年来也都有了一定的闲置资金。而不论转包土地、改善农田水利设施,这些都离不开钱做基础 。正是基于资本做后盾,他们才有能力去转包别人的土地,从而在家庭农场的路上踏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