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增多 维护意识仍需加强

2013-10-17 16:48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盲道被车辆堵得严严实实。



  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日,如何让盲人尽可能减少因目不能视而带来的不便,更自由地生活,受到社会的关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越来越全,可在人们有意无意的行为下,一些设施难以发挥作用。

  市民盲道通畅意识缺乏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公共设施大多都有为残障人士提供的便捷通道、专用设施,作为盲人出行导向的盲道,其是否通畅、是否修建完善是盲人能否顺利独自出行的重要条件,10月15日,记者在烟台路上看到,短短不到一百米的距离上,盲道就有4处被临时停放的车辆所占据,更有的店铺将宣传棚搭建在盲道上。一位正把自行车停放在盲道上的田先生称,虽然也知道人行道上突起的结构是盲道,可平时并没有不能占据盲道的意识,“平时很少关注盲人,对他们的生活也不了解,虽然知道这些盲道是专门为盲人出行提供便利的,但还真没有意识到把自行车放在盲道上对有可能过往的盲人会造成麻烦。其实很多人并不是有意去侵占盲道,而是缺少主动维护盲道通畅的意识。”

  “盲道我知道是专门为方便盲人出行而铺设的专用通道,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真没怎么注意。”一家店铺的老板唐先生说,“盲人是弱势群体,我们都愿意为他们提供方便,只是如果没有看到盲人的时候就经常将这个群体忽略掉,忘记要为他们提供一个无障碍的环境。”

  希望能有带语音的交通灯

  记者随后采访了开盲人按摩店的吴先生,他介绍,平时没有家里人陪着他很少一个人出门,“有次出门的时候在盲道上走,盲杖差点戳着蹲在盲道上卖菜的一位女士,被骂了一顿。从此就很少自己出门了。”他说,家里人有时也会鼓励他出去走走,可当他真要自己出门的时候他们又很不放心。为了他更好地生活,家人曾想为他买一条导盲犬,可被昂贵的价格吓着了,“听说那些导盲犬都是要经过特殊的训练,而且都是比较贵的犬种。不过虽然买不起导盲犬,家人为了让我日常有个伴,还是给我买了一只小狗,虽然不是导盲犬,可毕竟能做个伴。”

  说到他为数不多的独自出行的经历,他介绍,“有时候有些好心人看到我独自出门,会问下去哪,然后给我领一段路,最麻烦的是过马路的时候。”他说,过马路的时候因为看不到红绿灯,只能根据附近的人有没有走来判断路灯颜色,如果有人闯红灯了或者附近没有其他人的时候就手足无措了,“听说有的路口的交通灯有语音提示功能,能用声音提示路灯颜色,我觉得如果所有路口都能安装上这种带语音提示的交通灯就好了。”

  文/图  记者 陈俊东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孙瑶瑶]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盲人 盲道 莱西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