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神社”门前的石牌坊(资料图片)
神社早被拆除,如今只留下108级台阶
贮水山儿童公园
1914年日德战争后,日本人占领青岛,他们除了把60多条主要街道名称改为日本名外,还将毛奇山改为若鹤山,并于1915年开始修建“青岛神社”,以纪念在日本侵占青岛期间阵亡的官兵。从山下通往神社的108级台阶,对于日本人而言是神圣的,而对于中国人而言,每一步都是屈辱。
日本在海外最大的神社 老青岛人之所以习惯把贮水山称为大庙山,就是因为山上曾有座日本大庙,而这座大庙就是“青岛神社”。据说,这是日本在海外建的最大的一个神社。
据史料记载,在德国侵占青岛时期,就有不少日本人来到青岛。据统计,1907年有196人,1911年达312人,这时的青岛还是个只有15万人口的雏形城市,不算德军官兵,日本人在青岛的外籍人口数量中是最多的。在德占时期,日本人作为亚洲人种同样受到德国当局的歧视。在以德县路经保定路至大沽路为界所划分的两个区域内,一个是欧洲人居住的“青岛区”,另一个则是中国人居住的“鲍岛区”,日本人跟中国人住在同一区域,他们大都集中在以聊城路为中心的一带,并初步形成了日本方式的生活圈,德占后期逐渐增至1000余人。
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日本人的地位骤然抬高,日本人在青岛的人数也直线上升,当年达到4000余人。至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时,已达24551人,占全市人口的1/10。中国收回青岛后,日侨人数有所减少,而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1941年统计,在青岛的日本居民(军人除外)即达31895人,其居住范围已扩大到黄台路、龙江路,乃至八大关等处。人口的增长,标志着跟随大炮和刺刀而来的,不仅是经济掠夺,还有包括生活方式在内的多种文化的侵入。
据青岛市北区情网资料显示,日本第一次入侵青岛时就做好了长期占领的打算,除了将大量日本人移居到青岛,还将60余条主要街道名称改为日本地名,同时还建立了一批为其服务的配套设施。其中规模最大、最引人注目的,要数1915年在贮水山建起的一座日本神社,名叫青岛神社,以纪念在此次战争中阵亡的日本军人。1918年12月10日,青岛神社的主体建筑完工,神社内建有金刀比罗神社大殿和稻菏寺等主体建筑,山脚附近还有御膳房、禽鸟馆、鹤池、动物馆及相扑场等辅助设施。神社里供奉的是日本的天照星大神、大欹巳贵命和明治天皇及进攻青岛时战死的所谓英烈。每年10月7日,他们还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和庙会,以示不忘宗祖先贤。
看到贮水山头日本人就行礼 青岛神社的布局同日本国内的神社一样。设在若鹤二丁目(今辽宁路)的山门是一个“开”字形的大型石牌坊,名叫“鸟居”(据说来源于古代动物崇拜鸡的栖木),两柱间宽10米许,高近15米。它的上面一根横椽叫做“笠”,两端翘起,下面一根横椽叫做“贯”,起固定两根柱子的作用;中间有一块竖匾,上书“青岛神社”四个字。鸟居两侧有一对巨大的日式石灯笼,形状类似中国的宝塔,系用大块花岗石堆砌而成,共分三层。底层为底座,中层为中柱,上层为灯室。灯室四面镶玻璃,上覆四面石檐盖,顶端雕有一颗石珠。山门前还立有木栅和“车马止”字样的告示牌。进入山门后是一条笔直而漫长的山路,直达山顶,路两旁栽种着从日本移来的樱花树;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也是日本军人的象征。走上108级石阶,正面又有一架较小的第二鸟居,鸟居两侧也有一对小型石灯笼,穿过鸟居即来到庙堂前。
按照日本神社的建筑格局,庙堂分为三个殿,全部是木建筑。前殿为拜殿,殿前立有一杆日本国旗,侧面有一个蓄满清水的石槽和一把长柄木勺,香客须洗手漱口“净身后”方能入内。拜殿坐落在有4级台阶和低矮护栏的台基上,它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也是最热闹的所在,一般都在这里参拜。整个拜殿造型奇特,四面没有墙壁,显得十分空阔,而山墙也有屋檐,周边覆盖严密。它的正面有象征王室的16瓣菊花徽记,通常垂挂帷幔,殿前还设有香客投放钱币的“奉纳所”(香资箱)。日本人参拜为“二拜、二拍手、一拜”,即先作两个揖,再拍两次手(意为提醒神明听取参拜者的祷告),最后再作一个大揖(深鞠躬)。
中殿为本殿,虽较拜殿规模稍小,但却是供奉神灵的重要处所。后殿供奉神器和镇庙之宝,造型取木楼式,底部悬空;屋脊排列多根横木,呈鱼脊骨形;下面以网状篱笆围墙与本殿连接,按例不开放。
除了三座大殿之外,东侧还建有两座配殿。同时,又划出一个若鹤公园,豢养着一些珍禽异兽,山上广栽樱树和松柏,专供日本人玩乐,实际上把整座山变成了一个大神社。山上每天有和服木屐者穿梭来往,俨然是日本领土。
“其实,那个时候并没有限制中国人上山,但是根本没有中国人愿意去。”鲁海说,为了防止“不恭”的事件发生,日本人还特意在牌坊旁边立了一块“车马止”的牌子,提醒进出大庙山的行人注意:不能骑马乘车入内。“在日本人眼中神社是个十分神圣的地方,他们对天照大神无比崇敬,节日来祭祀,走在马路上,无论是在较近的辽宁路上,还是在较远的包头路上,只要能看到神社,就会止住脚步,远远地向神社深深鞠躬。”
青岛人捣毁日本神社 在修建青岛神社的同时,日本人还在旭公园(今中山公园)为占领青岛的阵亡官兵建了一座“忠魂碑”,与之遥相呼应。忠魂碑在公园东北山腰处,通体用大块花岗石垒成,高7丈8尺5寸,护以石栅,前面敞开,碑前有3层石阶,各14级。这座碑其实是一座石塔,碑中间有一孔石龛,以供参拜上香之用。与青岛神社不同的是,到这里来参拜的不仅有日本人,还经常强拉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行礼默哀。不难看出,这座碑是青岛神社的附属设施和分会场,两处实为一体。
1922年,中日两国政府就收回青岛进行谈判时,日本代表要求保留的11处日本居留民团财产中,青岛神社和忠魂碑就占了两处。1938年日本再次占领青岛,青岛神社和忠魂碑再度兴旺,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前后存在长达30年之久。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拟将日本神社作为“忠烈祠”,纪念抗日牺牲的将士。但久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奴役的青岛人,群起捣毁了日本神社,那座大牌坊则被愤怒的群众用大绳拉倒。
后来,日本神社内的物品被中国百姓哄抢一空,这里成为烟台国华中学的流亡校舍,原先的诸多日本神龛也被清除出了神社,几个庙宇的边角均遭炸毁。事隔不久,山东各县的逃亡地主、还乡团等,也纷纷以“难民”的身份来到青岛。许多一时找不到住处的人就住进去了,有的还搭起帐篷居住。
再后来,青岛神社内的建筑物陆续被拆除,两侧的樱花树也被伐除,改种雪松。目前当年的青岛神社尚存樱花路两侧的小型石灯笼的底座,108级石台阶,二鸟居的柱础以及神社派出所旧址。目前这里是儿童乐园和老年大学的所在地,但其面积仅为当年神社占地的四分之一。
神社旧址上建电视塔 贮水山是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于1923年命名的,一直沿用至今。解放后,人民政府清理了贮水山上的遍地垃圾,作为贮水山公园,在北山坡建了军人俱乐部,山上庙堂被拆掉后成了解放军的打靶场。山下的御膳房及休息室等房屋曾一度为民办的新华中学。直至“文革”时期,那几栋日本老建筑还被作为服装厂在使用着。
褪去了青岛神社的外衣,贮水山又成了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地方。贮水山正门向西,在辽宁路,门前场地宽阔。上世纪50年代,曾有许多民间艺人在此说书或杂耍。岛上著名艺人刘太清的大鼓书《杨家将》、《岳飞传》,曾吸引里三层外三层的听众来此听书。1971年,在青岛神社的旧址上建了青岛第一座电视塔,并拆除了残存的日本旧建筑,还修了一条以山名命名的贮水山路曲折通到电视塔。许多青岛人不知道贮水山路,它虽在市中心,但在山麓上,是一条支线马路。贮水山路海拔较高,它的走向也极不规则,严格说它已不是一条路了。东端从登州路近黄台路开始,曲折而西,有一条支路通往贮水池,主路曲折而下至黄台路。这时已经说不清楚贮水山路是一个什么形状的马路了。
1983年青岛神社原址被辟为儿童公园。几经变迁,除上山石阶尚能辨认外,当年的痕迹已不存。青岛神社是日本侵占青岛的历史罪证,它昭示国人勿忘历史。
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黄默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