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失忆症困扰上班族 半天只写个发言稿标题(图)

2014-02-08 14:12   来源: 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上班头一天,不少上班族发现,年前理顺的工作这会儿却很难记起来,变得有些陌生。而勉强开始了工作,也感觉效率比较低。面对假期失忆症,心理专家及医生建议上班族摆正心态、尽快走出假期节奏。

  见习记者 万兵 任磊磊                 

  假期过后,节前做的事情想不起来了

  假期失忆症指的是一些人度假回来后发现,自己在度假前做的事情,回来后都不太记得了,需要一两天才能慢慢回忆起来。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刘先生坦言,自己简直是“假期失忆症”的典型患者。

  “春节期间每天就是吃吃喝喝、走亲访友。”刘先生说,这种完全和工作不搭界的状态持续一周后,工作状态却很难找回来了。年前未完成的一些工作,现在也都不记得究竟进行到了哪一步,只能从头梳理。

  刘先生介绍,自己所在的外贸公司主要是做饰品和手工艺品,工序复杂、订单也多。“有的订单是做完了的,有的正在做,有的则还没开始做。”刘先生称,每份订单又会牵扯到原料、制作、抛光等不同的步骤。而他的工作就是要明确每份订单的进度。

  “天天盯着时还行,放个假回来基本上每份订单都要重新梳理。”刘先生面对一沓沓琐碎的订单,既头疼又无可奈何。

  工作不在状态,遭到老师批评

  小袁在某单位当文员,早上一来,领导让她写一个发言稿。领到任务后,小袁就开始工作,可是怎么也进入不了“工作模式”,“一会喝水、一会看新闻、聊微信,时间转瞬就过去了”。中午吃饭之前,小袁只写了“发言稿”三个字,内容一个字都想不出来。

  在某电台实习的大四学生张同学被安排统计当天高速公路交通情况。刚刚放假回来的张同学状态非常不好,不仅工作效率很低,统计工作中还出现了好几个错误,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某幼儿园李老师,虽然还未开学,但是节日期间需要写新学期的教案。离开学还剩下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她写教案的计划一拖再拖,至今还没有动笔。

  假期失忆,实际是排斥工作

  表面上看起来,假期失忆似乎是因为假期里过度放松、生物钟紊乱引起的。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孙静表示,患上假期失忆症,深层原因在于潜意识里对工作的排斥。

  “大家都会有适度的失忆。”孙静表示,假期归来出现这种状况很正常,“潜意识里不想‘连上电’,不想再套上‘金箍’。”其实就是不愿意接受工作现实,导致了暂时的“断电”。

  但是,孙静也提醒上班族,要及时积极调整。“首先就是要投入进去,承担起自己的工作角色来。”孙静说,只有投入进去了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真正“通上电”。否则在“接受”和“排斥”之间纠结,只能让自己越来越烦躁、越来越疲乏。

  济南仁和心理咨询中心的刘晓明表示,节后回来休班之前这段时间,很多人都会出现各种节后综合征。这是符合人的心理正常状态的,“人们从休假状态回到工作状态必然有一个过渡,这个状态没办法省掉,也省不掉。如果省掉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反应,加重‘病情’。”

  刘晓明建议市民,节后不提倡马上投入大量的实际工作,给自己一个缓冲期。饮食可适当多吃一些燕麦、谷类等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缓解焦虑。适当调节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同时,工作时,给自己制定一个时间表,把当天要做的工作稍作梳理,按照进度适当工作,以此渐渐回到工作的状态。

  春节七天假期 怎一个累字了得

  春节假期已过,很多人踏上了返程的列车,不少人脸上带着疲惫。假期即将结束,很多网友吐槽春节假期各种“累”:串门太多,身累;花钱太多,钱累;很多“80后”还遭遇了逼婚、逼相亲、催生娃、催生二胎等,心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